武舉放榜,蘇澈未進前三甲。
回府的路上,蘇大強一直在小心看自家少爺的臉色。
武解元是被一無名之輩所摘得,當然,今早之后,那人必然名滿京城。解元雖比不得狀元,可誰就能說他不會連中呢?
與此相比,第二的亞元是誰及排名之后的人,便顯得沒那沒重要了。
當然,像只排名前十的易長月、喬芷薇和尹蓮童等江湖名門正派的子弟,少不得會引人茶余飯后地說道。
自然是調侃和揶揄的。
蘇澈同樣是前十,是因為他十場擂臺比勝,而在內試一科上,他未得分。
換句話說,是有人直接點去了他內試的成績,若沒有擂臺比的獲勝,他此次,便落榜了。
府門前,蘇澈下馬,早有家丁小跑著過來牽韁繩。
蘇大強連忙追上去,道“少爺,您可別動怒啊。”
蘇澈沒說話,只是往府里走,腳步看似不緊不慢,卻走的挺快。
蘇大強看著身邊人面無表情的樣子,心下無奈,當即知道說什么也沒用了,便也不再跟著。
書房里,蘇定遠正在練字。
門沒關,蘇澈頓步,敲門。
“進來。”蘇定遠眼底意外一閃而逝,隨口道“來看看為父寫的字,如何?”
梨花木的桌案上,上好的宣紙上龍飛鳳舞的四個大字。
蘇澈眸光沉了沉。
“唯戰而已。”蘇定遠擱筆,“寫的,還不錯吧?”
“父親有話就說便是,不必這般羞辱我。”蘇澈目光直視,說道。
這宣紙上寫的字,不就是自己內試時所寫的答案么。
蘇定遠看著他,淡淡一笑,“你知道,你在考卷上寫下的這四個字,份量有多重么?”
本來還有些忿然的蘇澈略一皺眉,心有不解,但還是擺正姿態,認真傾聽。
“你的答案,會被別人當成是我的態度。”蘇定遠笑了笑,說道“你是沒看到啊,兵部里閱卷的那些人,在看到你這份試卷的時候,一張張老臉都笑成什么樣了,可算是找到了能給我做文章的借口。”
蘇澈還是疑惑,“為何,這考題,不就是父親跟軍方和兵部的人商議出的嗎?”
“你還真信了?”蘇定遠道“誰敢拿三國戰事來輕易說笑,這往大處說,便是在破壞當今三國的平衡,妄圖顛覆天下安穩。”
蘇澈嚅了嚅嘴,“所以說,這考題……”
“是宮里遞來的。”蘇定遠平靜道“我與禁軍的蕭方一并得到的吩咐,不然,武舉那日我為何會去?”
蕭方,時年知天命,三十萬禁軍上將統領,官居一品,有輔國大將軍之稱。
蘇澈沒想的這么深,當日他還以為是自家父親心血來潮,或是想看自己的比試。
“朝堂諸公,沒有人想打仗,因為戰事一起就要死人,就要花錢,就會有損他們的利益,能發國難財的又有幾個?”蘇定遠語氣平靜,淡淡道“宮里出這么一道題,試的不是你們這些孩子,試的是我,是蕭方,是趙良玉,是陳兆元,是橫九,是高默奇。”
蘇澈默然,眼前人說出的這幾個人名,都是軍方現在名望最重,曾久經沙場的老將。
陽山侯趙良玉,蕩寇將軍陳兆元、逢戰便為先鋒的大將橫九、儒將高默奇,再加上蕭方和幾人中年紀最小的蘇定遠,這幾人都是在三國戰事中功勛卓著且活下來的將領。
他們在軍中的威望很大,只不過如今也或多或少為派系和后輩所累。
蘇澈一點就透,這些人在外面不說朝堂戰事等事,可在家中,自然多少會跟重視的后輩交付些什么。而就算是沒有,在這場內試里,只要其后輩選了新題,那就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