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軍主將被斬,軍心渙散,但畢竟是上萬驍勇之師,全力朝知臨縣沖關而來,那氣勢依舊難擋。
更要命的是,知臨縣兵力本就不足,還必須分兵兩頭防御,不多時南門這邊叛軍便搭上云梯登上城關。
萬幸的是,叛軍登城的速度并不是很快,守軍占據有利地形進行反擊,這一仗還是打的有來有往。
但南門這邊戰事一起,東門那邊的李通源也立即響應。
雖然李通源那邊都是些殘兵敗將,但卻勝在人多,一個沖鋒過來,整片泥田都擠滿了人影。
城關上十輛投石車不斷投擲,這是東門的主要防御力量,守城的兵士更是只有五百,根本無法同時抵擋數萬叛軍,沒多久的功夫,李通源那邊也順利搭上云梯開始登城。
敵我雙方就在城關上近身廝殺,戰斗打的極為慘烈。
而就在這激戰正酣之時,撤下城關的陳子謙卻在忙著跑路事宜。
林小刀已經從城外撤回來,抱著他那把飲血刀就在身邊護衛。
另外暗影小隊和樊忠帶領的舊部也沒閑著,陳子謙讓他們專門去負責裝點路上所需物資。
不多時倆輛馬車就準備妥當,一輛是給陳子謙的,一輛則裝載著物資,另外還有五十二匹快馬。
“報!”一名親衛快跑進縣衙道:“啟稟主公,東門已破,還請速速出城。”
“恩,出發吧!”陳子謙點了點頭,最后看了縣衙一眼便登車離開。
林小刀騎著龍吟駒在前方開路,帶著隊伍直奔西門而去。
陳子謙走的很低調,連楊志英他們都沒通知。
按說和他們相處也有一段時間了,要走理應帶他們一起才對。
事實上陳子謙最近也一直在促成此事,只可惜這些人的歸屬始終是大燕王朝,忠誠度還都在80點以上。
走肯定是不會跟他走的,就算命令他們走,他們也不會盡心效忠于他。
既然如此,那就留他們在這里,為他們的大燕王朝盡忠到底,也算是圓了他們的忠義。
這么做雖然有點冷酷無情,但生逢亂世,既然投了軍,就要做好馬革裹尸的準備。
陳子謙和他們就不一樣了,本就無官無職在身,暫居在這里就是為了混個起步。
現在這樣就挺好,兵馬雖然不多,但這段時間借知臨縣也打出了名聲。
而且手頭上還多了兩千多塊金幣,還擁有專屬于他的小隊,足夠他回老家去圖謀發展的,完全沒必要把小命留在這邊。
至于這些天從叛軍那里繳獲的武器輜重等等,陳子謙也沒去刻意銷毀。
知臨縣叛軍遲早是要入駐的,以其把那些東西毀了,不如留給叛軍繼續作亂。
反正他就是個過客,沒必要把事情做絕,而且那些武器輜重留著絕對比毀掉更有價值!
就李通源那莽夫,重新武裝起來肯定是要去合圍郡城的。
到時候戰局全盤逆轉,太守就是真想拼命,手底下那些人也絕不可能跟著犯傻。
至少像龔讓那種保守穩重的人,肯定是知道怎么選的。
死個太守,換全郡太平,不香嗎?
小隊順利出城,一路西去,陳子謙的老家在通州武陵縣,位于中原靠西的位置,距離此地足有六七百里,這一路可有的顛了。
不過他也不急著趕路,天下大亂在即,什么最貴,人才啊!
有系統在手,當然要沿途多收些名臣武將,不然將來拿什么去和天下諸侯爭鋒?
……
一路風平浪靜,隊伍用了兩天時間方才走出宜州疆界,來到寧州境內。
到了這里就算進入中原了,叛軍現在忙著一統北方四州,暫時不會侵犯到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