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謙這邊出了帥帳,心有余悸的擦了擦汗,臨分別還不忘一一感謝幾位幫忙說話的縣令。
大家在曾元起治下時間都不短,深知曾元起為人,對陳子謙的遭遇皆是表示同情,但也沒辦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誰讓人家是太守,他們卻只是地方小縣令呢。
眾人簡單交流攀談幾句便各自散去,陳子謙也沒閑著,回到營地便讓林小刀帶人去武庫補充輜重裝備。
有曾元起發話,這裝備補充的也是美滋滋的。
當然,作為地方雜兵,即便是得到特許,補充的武器裝備也都是下乘。
甲是皮甲,刀是永安嫡系主力淘汰下來的次品環首刀,盾也是最次的圓形木盾,勉強還能用吧。
林小刀的統帥屬性可不差,兩千步卒在他手下,分別組成一千弓弩手以及一千刀盾兵,算是攻防得當,可遠攻亦可近戰。
裝備補充完不久,曾元起下達的軍令也傳到了各營之中。
陳子謙和其他縣令一樣,目前劃歸到前軍主將韓生麾下,全部兵馬加起來足有三萬。
韓生自己率領一萬本部兵馬,另外兩萬則由十個縣組成的縣兵。
本來大軍出征,各部兵馬理當合兵一處,由各級將官統一調度,但此番戰事匆忙,除了主將韓生本部兵馬以外,其他各部只能先派偏將過來督軍。
來陳子謙這邊督軍的偏將名為楚齊尚,屬性一般般,性格蠻橫自大,根本沒把這些鄉下來的雜兵放在眼里,連帶著連陳子謙也瞧不起。
陳子謙倒也不當回事兒,苦哈哈的賠笑客套幾句,帶著偏將巡視了全營,未發現任何異常才送走對方。
在這軍寨內安穩修整了一晚,第二天早飯過后,三萬大軍便護送糧草輜重先行一步,直奔虎盤山而去。
說來這還是陳子謙第一次隨軍出征,這感覺倒是有點亢奮,畢竟現在他也被推到前線上來,鬧不好還要帶隊沖鋒,自然也是不敢怠慢。
行軍路上,陳子謙閑來無事,拿起地圖便是認真翻看起來。
和之前自己畫的地圖相比,曾元起手下提供的地圖倒是更詳細一些,對應到實際路況也更加準確。
“小刀也看看?”陳子謙看過地圖后,直接遞給緊隨在身邊的林小刀。
此役將在虎盤山安營扎寨,屆時有可能會分兵三路,分別攻取平永郡三座門戶縣城。
這三座縣城的地理位置分別對應平永東南西三個方向,只留北邊位置,頗有點圍城必闕的意思。
而這個闕留的也是頗有講究,有點把平永郡軍民趕去樂林郡的意思。
這兩郡本就相鄰不遠,又在曾元起的全面攻伐戰略之中,先攻平永,將流民潰兵趕去樂林,若樂林接收那些流民潰兵,郡內必然生亂,到時候曾元起這邊過去討伐就能搶占一些優勢。
若樂林不愿接收,曾元起便可沿途收攏流民潰兵為他所用,怎么算都是不虧的。
當然,大軍來伐,平永太守不可能毫無防備,這三座縣城能不能順利拿下還不好說,具體還是得看主將和軍師怎么用兵。
“小刀以為,這一戰該如何排兵布陣?”陳子謙閑著也是閑著,干脆簡單推演一番。
林小刀看著地圖,琢磨片刻便搖頭道:“不好說,曾太守來勢洶洶,平永太守不可能毫無防備,我猜現在的沛萊、寧云、常川三縣應該已經有重兵把守,須探得虛實方能用兵。”
“沒事兒,反正又不是我們來攻城,隨便聊聊。”陳子謙不以為意道:“永安郡乃通州第一大郡,人口將近百萬,總兵力大概是十萬,此番出征前軍三萬,中軍四萬,后軍亦有三萬未動,我猜以永安郡的準備工作,僅以前軍加上中軍這點人馬就敢來攻,平永郡兵力必然不會超過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