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之前也是駱太白擔心的,像王子博這種聰明人,心里顯然也是跟明鏡似的。
只是他和駱太白不同,駱太白孑然一身,想去哪里都行,而他背后卻有一個大家族,凡事都得先以家族利益出發(fā)。
王子博搖了搖頭,一臉無奈道:“我明白太元意思,可祖宗基業(yè)都在此地,不投誠效力又當如何?”
“我倒是想問問子博兄。”楚太元嘴角微微上揚,臉上浮現(xiàn)出一抹邪魅笑容道:“你大費周章布了這么個局,把自己擺在風口浪尖上,不會只是為了抓幾只青陽義軍的小魚小蝦那么簡單吧?”
“當然,策論評同樣也是為寧州招攬人才,我只是搭個順風車,提前為上任后解決一些麻煩罷了。”王子博聳了聳肩說道,但這種鬼話楚太元又豈會輕信?
策論評是招攬人才沒錯,但要說為寧州刺史招攬人才卻有些牽強。
寧州乃士族之鄉(xiāng),這里別的不敢說,人才卻是多的用不完,寧州刺史放著自家人才庫不用,有必要脫褲子放屁,專門辦個策論評來招攬外地人才?
楚太元搖頭冷笑道:“子博兄是拿我當外人啊,這么大手筆卻只是為了讓你去青陽當個小縣令,太小題大做了吧?”
“那以太元之見,我這么做又是為何呢?”王子博挑了挑眉,他知道瞞不過楚太元,笑了笑倒也沒再否認。
楚太元也笑了笑道:“我猜子博兄此番必有大動作,借機招兵買馬,脫離寧州刺史自立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我倒是想,可這事兒說來容易,要實施起來談何容易?”
“別人或許不行,但你王子博卻可以。”楚太元笑道:“實在不行你還可以學學永安那位陳子謙,他就成功把曾元起趕走,自己成為永安之主,子博兄同樣可以效仿,趕走寧州刺史,自己來當這個寧州之主,就趁現(xiàn)在刺史揮兵北上之際。”
“……”王子博微瞇著眼睛,他還真是這么想的,沒想到居然被楚太元一語道破。
但此事關系到整個家族存亡,他必須謹慎一點才行:“太元既然有此把握,可愿助愚兄一臂之力?”
“呵呵呵呵……”楚太元咧嘴發(fā)笑道:“原來子博兄早有完整計劃,遲遲不肯道出實情,感情是在這里等著我呢?”
兩人對視一笑,頗有點一拍即合心意相通的意思。
“我要是知道你太元亦有出仕之心,又何必如此藏拙試探。”王子博心情大好,能把楚太元拉進陣營,這是他一開始沒有想到的。
現(xiàn)在有楚太元相助,簡直就是如虎添翼。
可造反并不是嘴上說說就能行的,兵馬錢糧,武器輜重,地盤城池,這些東西缺一不可,王家雖是大族,有一定的底蘊在,但短時間內要備齊這些資源卻是頗為艱難,至少絕不可能達到與寧州刺史開戰(zhàn)的程度。
“既然太元愿意相助,那我也不瞞你。”王子博微瞇著眼睛,一臉嚴肅道:“青陽義軍為禍,我此番前去青陽就任縣令一職,正是去鍍金積累功勛,這是陽謀,刺史明白,其他士族也都明白,專門促成策論評也確實是為了籠絡人才,以便日后進入刺史幕僚能得到更多士人支持,便于抗衡其他士族,鞏固我王家地位,這是出于大局考慮,也是我王家未來的命運,但我卻覺得這反而是個千載難逢的大好時機。”
桌上燭火搖曳,將王子博那張俊逸臉頰映照的有些陰邪。
話說到這里,他緩了口氣道:“我若以青陽縣為跳板,集王家底蘊,架空甚至拿下定豐郡并非難事,只要順利拿下定豐,往后便可順勢進擊隴南、上饒,最后一舉奪下經(jīng)義,有此四郡在手,憑我王家在寧州的名望,籠絡一些世家大族不成問題,如此便可解決武器錢糧以及城池地盤問題,我王家便有足夠底氣可與寧州刺史正面決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