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境內的具體情況她早已派人摸清,荊策年現在可以說就是在坐以待斃!
駱太白這次親自統兵,委任一名他親自選的將軍關山為先鋒,率領三千兵馬于頭部開路。
大隊人馬兵出安邑,徑直通過玉門山一帶,沒費多大功夫便順利進入周縣境內。
到了這里,距離周縣縣城還有十幾里地,沿途有多處村落與險關,都是利于布兵埋伏的。
駱太白騎著馬,沿途觀看著山脈地勢,不多時前軍先鋒便派人來匯報情況道:“啟稟長史,前軍于銅鑼峰遇伏,我軍損失八十幾人,探報銅鑼峰上還有敵軍埋伏,關將軍不敢追擊,特來求問長史應對之策。”
“關將軍做得好,銅鑼峰地勢高,一旦占據制高點,憑借弓弩便可輕易收割來犯之敵,荊先生這是故意想引關將軍入甕殺之?!瘪樚走肿煨α诵?,一下就洞穿荊策年意圖:“你回去告訴關將軍,銅鑼峰切不可冒進,命其依山鑿道,上山清敵,這一仗要慢慢打,切不可貪功冒進?!?
“喏!”來人領命就走,駱太白則順勢下令全軍原地修整。
戰斗號角已經吹響,后續類似的小麻煩會層出不窮,以荊策年的手段,肯定有的是陷阱等著他去踩。
繼續閱讀
不過沒關系,在自家地盤上,拼人力物力財力,碾荊策年九條街都夠了,他又的是時間慢慢耗。
駱太白采取穩字訣,放緩進軍速度,集合兵力便可將荊策年部署好的陷阱一個一個連根拔除。
荊策年現在就是只困獸,沒有補給沒有增援,他這邊只要徐徐圖之,此戰便絕無失敗的可能。
但他這邊可以確保萬無一失,另外林小刀和張北風那邊卻是未必。
兩人同樣帶兵進擊玉丘和崗頭,類似的問題也是層出不窮。
荊策年此番意圖便是沿途設伏消耗敵軍,最后敵我雙方在城樓上一較高下,從始至終他就沒想過要活著離開,目的便是極大程度消耗陳子謙的有生力量,為今后刺史用兵永安做準備。
面對層出不窮的陷阱,敵人越是冒進損失就會越大,最后到了城關之下還有沒有足夠兵力攻城都得兩說。
如此布局可以說就是擺在明面上告訴對手:我荊策年就在城關上等著你們,有能耐就放馬過來!
駱太白深知荊策年用意,但林小刀和張北風卻未必。
事實上林小刀和張北風進入崗頭和玉丘境內之后,接連遭遇了幾次伏擊,傷亡雖然不大,而且那些伏擊也都弱的不堪一擊,但他們卻從一開始就被敵軍帶了節奏。
幾輪小埋伏不僅是為了挑釁激怒他們,同時也是為了讓他們放松警惕,誤以為荊策年手上兵力本就有限,就算真有埋伏也勢必對他們構不成什么威脅。
戰場上虛則實之,實則虛之,荊策年這是在教小朋友用兵呢!
我在亂世統領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