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謙向來逐利,這一點駱太白很清楚,現在把話說到這個份上,利弊也已經一目了然,確實沒必要再讓步。
既然陳子謙有了決定,駱太白自然也沒什么好反駁的,而且陳子謙大老遠跑過來處理此事,明顯也是有插手的意思,作為下屬,他聽著就是。
不得不說,駱太白性格還是挺果斷的,只要不是原則問題,他可以為陳子謙做任何犧牲。
而且這一仗與荊策年交手,雖然戰斗還沒完全結束,事后還有轉圜的機會,但他知道,這一仗他其實已經敗了。
從一開始就被荊策年牽著鼻子走,若不是陳子謙過來插手,他甚至不知道該怎么應付一心尋死的荊策年。
“崗頭和玉丘那邊,我已經下令讓林小刀和張北風他們就地防御停止進軍,當然,敵軍為了完成任務,肯定不會輕易罷休,這一仗還沒結束,我們必須盡快拿下周縣,以便夾擊玉丘和崗頭殘兵。”陳子謙把整體意圖簡單解釋了一遍。
其實這本來就是駱太白制定好的策略,兵分三路夾擊荊策年,不論哪一路得手,都可以合力收攏包圍圈,將戰果擴展到最大。
駱太白點了點頭道:“銅鑼峰埋伏也已經處理的差不多了,明日一早便可派兵攻上山去,一舉將伏兵干掉。”
陳子謙點了點頭,對駱太白的辦事能力還是相當放心的。
目前其他方面也沒什么問題,兩人在大帳里坐了一會兒,駱太白主動詢問道:“主公此番寧州之行,可有收獲?”
“你不說我都忘了,這次去寧州還真讓我撿了個能臣回來。”陳子謙把譚文昊簡單介紹了一番,現在譚文昊已經被暗影衛護送回郡城安頓,等這一仗結束后便可入府衙就任。
當然,這還得駱太白舍得放權才行,畢竟郡丞一職現在還是駱太白兼著,而且駱太白底蘊比譚文昊厚太多,兩人若處不到一塊兒去,對譚文昊來說反而是泰山壓頂。
好在駱太白并非勢利之人,同為寒門子弟,駱太白得知譚文昊現狀反而有些同情。
而且都是為陳子謙效力,這種人才他不僅不會為難,反而還會大力扶持幫襯。
陳子謙就在這帳內和駱太白閑話家常,聊完譚文昊很自然又提起寧州境內情況,尤其是王子博和楚太元搭伙搞事情,陳子謙對此可是格外重視。
駱太白對此也發表了一些意見,寧州多士族,作為寧州人,駱太白其實非常理解王子博。
彼此都是有大才之人,既然出仕不可避免,那當然要選對自己最有利的。
唯一不同的只是家世背景而已,說實話,換做是駱太白在王子博那位置上,他也必定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反寧州刺史。
只是駱太白沒有想到,楚太元居然也出山了,而且還和王子博穿上同一條褲子。
同為五派中人,而且都是本派最杰出的幾個弟子,這其中意味著什么,沒人比駱太白更清楚。
中遠搭上西急,一個有遠見之明,一個有急策定局,看似沖突卻未必不能陰陽相融。
陳子謙的擔憂絕對不是杞人憂天,而是那兩人未來真有可能成為他們的頭號大敵。
寧州易主只是時間問題,王子博他們得罪了現任寧州刺史,往后日子多半也不會好過,加上叛軍就在緊鄰的云州境內,短期內倒是不用擔心他們把手伸到通州進來。
駱太白想了想,覺得還是有必要做點什么,連夜便寫了封信給他同門師弟陸順。
現在陸順效忠于寧州刺史,只要把王子博和楚太元的野心描述一番,陸順肯定不會坐以待斃。
先讓他們去斗,局面現在就是越亂越好!
……
第二天一早,收復周縣的任務還得繼續,大軍迅速整頓出發。
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