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博謀奪寧州,和陳子謙取代永安確實有很多相似之處,但一州和一郡相差甚遠,相當于一個省和一個市,可能出現的變數自然只多不少。
加上王子博經驗不足,剛剛出仕空有滿腔韜略和熱情,卻沒有足夠的實踐機會。
同事不能同心,做什么都會事倍功半。
內亂加外患,王子博的處境也是頗為艱難。
但他必須得忍著,眼下正是起勢最重要的轉折點,青陽義軍是手上唯一翻盤籌碼,哪怕曹廣丁做的再過分,他都必須得忍著。
萬幸的是,這種艱難時刻并沒持續太久,就在他一籌莫展之時,楚太元終于有動靜了,派人快馬加鞭送來消息,將隴南和上饒兩郡情況說明。
兩郡執掌民政的郡丞都已經被楚太元順利攻克,接下來只待定豐這邊率兵入駐,上饒和隴南兩郡便可順利收歸麾下。
王子博松了口氣,拉著送信小廝問道:“太元現在何處,事情既已辦妥,為何不見他趕來赴約?”
“回稟公子,我家先生那日去往上饒途中,遭遇行刺,近日一直在上饒郊外山莊養傷,如今傷勢未愈不便遠行,這才吩咐小的來給公子傳信。”來人拱了拱手如實說道。
王子博一聽這話瞳孔頓時微瞇起來,眼底更有殺機閃現:“太元傷的嚴不嚴重,可查清是何人所為?”
“行刺先生之人公子也認識,正是那位永安陳子謙。”來人顯然和楚太元關系匪淺,大有深意的看了王子博一眼道:“公子可還記得前段時間那位陳英俊?他其實就是陳子謙,在經義為了掩人耳目才故意編造身份蒙騙眾人。”
“什么!?”王子博瞪大了眼睛,大腦一陣凌亂:“他、他居然就是陳子謙!?”
王子博干咽了一口唾沫,感覺像是錯過了一個億,臉上表情顯得極為精彩。
陳子謙就在他眼皮子底下,本可以隨手殺之,解決一個巨大勁敵,可卻眼睜睜的讓對方給跑了。
而且當時若能攔住陳子謙,后續很多事情可能就不會發生。
楚太元不會遇刺,荊策年也不會死,甚至刺史都未必能發現問題……
咦,為什么突然會有這種想法,難道陸順突然率兵回來,真是陳子謙在背后推波助瀾?
王子博突然感覺這個可能性極大,陳子謙那么浪,能在荊策年的眼皮子底下,堂而皇之的帶著小媳婦跑到經義郡來湊熱鬧,背地里推波助瀾一把又有什么可稀奇的?
想到荊策年,王子博當即又問道:“太元可知荊先生被陳子謙所害之事?”
“什么!?”來人也跟著大吃了一驚:“荊先生已經……”
“看來太元尚不知情。”王子博微蹙著眉頭,對此有點不放心道:“你且先回去照顧好太元,荊先生遇害一事暫且先別告訴他,免得他再受刺激做出什么不利之事。”
“小人明白!”來人點了點頭,最近幫著楚太元四處奔波,主要精力都放在謀奪上饒和隴南兩郡上,根本不知道通州那邊發生了什么。
楚太元就更是與世隔絕,整日都在郊外山莊里養傷,能接觸到的就是幾個下人而已,哪會知道這些消息。
加上現在傷勢未愈,為免動怒傷身,這事兒還真不敢貿然告訴楚太元。
王子博當然也是有自己的考量,畢竟是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他可不能再讓楚太元出現什么三長兩短。
送走來人之后,王子博立即做出安排,招來下人道:“馬上回去知會靜怡,讓她替我跑一趟,這段時間去上饒多陪陪太元。”
“喏!”下人領命就走。
王子博也跟著匆匆返回府衙,楚太元現在雖然受傷幫不上什么忙,但卻已經幫他打開了上饒和隴南大門。
趁著陸順還未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