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大局穩定,駱太白也已經開始執行全新的戰略方向,陳子謙可沒打算在這里浪費時間。
寶元之行看似去招攬散兵游勇,實際上這一步戰略意義,遠比守住巴山還更重要。
寶元與云州交界,拿下寶元便意味著與云州接軌,今后陳子謙可以做的事情可就多了。
而且帝都那邊大將軍和唳王打的不可開交,現在連南蠻王都介入進去。
按照駱太白的說法,大將軍招南蠻王進帝都勤王就是引狼入室,可見大燕皇室確實已經到了瀕臨崩塌的邊緣。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想想東漢末年,現在的大燕幾乎是在走相同的老路。
大燕是招南蠻王進帝都勤王,東漢則是招暴虐無度的董卓進京清君側,后面劇情會怎么發展,熟悉三國歷史的陳子謙可以說是再清楚不過。
而大燕這邊,不管最后是南蠻王穩占帝都,還是唳王或是大將軍,這三方勢力全都不是什么好鳥,諸侯興兵發起討伐已經不遠。
陳子謙若能在這個節骨眼上占住幾座關鍵城池,到時候時機成熟了直接擄走天子,繼而學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這特么不香嗎?
現在天下諸侯都忙著招兵買馬擴充領土,眼界只看到身邊那一城一池,幾乎沒人看到天子的價值所在。
陳子謙不同,他深知自身短板所在,根本不可能這么一直打下去。
城池再多也得有能力守住才行,現在手上糧草有余,但軍餉卻已經發不出來。
這種情況再招兵買馬擴充地盤,遲早會有崩盤的時候。
說到底缺的還是能幫忙治理內政的人才,就像做生意一樣,沒辦法讓利滾利,那就會因為攤子太大而輸個底掉。
直接破產了個屁的!
費心費力那么折騰,到頭來卻是雞飛蛋打的結果,陳子謙反正是不能接受的。
畢竟他不像其他諸侯那樣,不是有足夠多的人才儲備,就是有豪門大族在背后支撐。
人家是要錢有錢,要人有人。
陳子謙既沒有人才儲備,又沒有豪門大族支撐,僅有的一些小世家還在背地里搞小動作。
就這,若還不想其他出路,遲早是要完犢子的!
寶元之行可以說是徹底改變命運的一步,不想繼續被困住苦苦掙扎,必須盡快行動起來。
但同時巴山這邊也還得守,大軍現在騰不出手來,陳子謙只能自己想辦法去寶元。
現在隨行的最佳人選被藏起來,陳子謙還能給趙氏好臉色就見鬼了。
“陳府君……”趙青林一臉尷尬,縐百是他救回來的,對他也是忠心耿耿,他又不傻,看得出陳子謙對縐百的喜愛,讓他割愛確實是舍不得。
“帶路吧!”陳子謙斜睨了趙青林一眼,沒打算在這多說廢話。
趙卓生將這些情況看在眼里,雖然陳子謙對一個下人的重視遠勝過整個趙氏,但人家是主,就算臉面再怎么掛不住也得乖乖受著。
“能得陳府君重視,那是縐百的福分,青林你還愣著做什么,還不趕緊去把縐百請過來?”趙卓生作為一家之主,忍辱負重不敢說,能屈能伸還是能做到的。
把縐百叫過來還能把這頓飯好好吃下去,直接帶陳子謙過去找縐百,那就真沒他們趙氏什么事兒了。
趙青林也不傻,見家主都做出讓步了,當即只好妥協認命道:“陳府君在此稍坐,在下這就去把縐百叫來。”
“縐百有傷在身就不要折騰他了,本府君親自過去看望即可。”陳子謙挑了挑眉,懶得迎合趙氏這些人,率先走出席間,趙青林等人當即快步跟上。
路上生怕觸怒陳子謙,趙青林還不忘解釋道:“縐百性子急,平日里毛毛躁躁,做事也不過腦,要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