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式的詫異表情。
齊詩詩直起身子,明亮雙眸有水霧翻涌上來:“陳府君知道小女子夫君人在寶元,但卻不知夫君他具體在寶元做什么。”
“說來聽聽。”陳子謙不緊不慢的接了一句。
齊詩詩嘆了口氣,費心折騰半天,本想套些話的,可卻被陳子謙直接識破。
事已至此也只好坦誠相告:“前幾個月寶元流寇之禍爆發(fā),夫君便與好友結伴去了寶元……”
齊詩詩是果斷之人,既然決定了就不會再兜圈子,一口氣便將其夫君離開的原因以及近幾個月發(fā)生的事情盡數(shù)說明。
原來盧云寨被流寇屠戮并非偶然,而是她那位夫君招來的禍事。
具體情況還得從她那位夫君盧上元說起。
盧上元此人從小寒窗苦讀,成年之后舉孝廉入仕,在懷化境內(nèi)也算小有名氣。
但很可惜,他生不逢時,趕上方士亂政時期,一身才華抱負未能得以施展便灰溜溜的回到盧云寨。
受到巨大打擊的盧上元,回來后心灰意冷,終日借酒消愁感嘆世道不公,大有意志蹉跎消沉的意思。
而那時盧上元和齊詩詩還未成親,兩人相識數(shù)年,早已私定終身,直到數(shù)月前流寇入侵寶元,盧上元在齊詩詩的開解下幡然醒悟,并義無反顧的棄筆從戎,與幾位好友一起去寶元投軍。
繼續(xù)閱讀
臨出發(fā)前,兩人匆匆成親,拜了高堂還沒來得及洞房盧上元就走了。
起初他們還有書信往來,可兩個多月前,盧上元突然失聯(lián),沒多久一伙流寇便殺進盧云寨。
齊詩詩不知道其中發(fā)生了什么,但她知道,這事兒與盧上元有關,出事后便相繼派了五個人去寶元打探消息,結果全都如泥入水,沒有半點音信。
直到幾天前她才通過多方打聽得知,盧上元投靠了一伙流寇,正是在盧上元的出謀劃策下,導致另外一伙流寇被趕出寶元。
那伙被趕走的流寇為了報復盧上元,路過盧云山便血洗了寨子。
說到這里,齊詩詩淚如雨下,她倒不是責怪盧上元。
之所以流淚只是因為她夫君變了,變成自己原來最討厭的樣子。
原本意氣風發(fā),心懷天下黎民的士子,棄筆從戎提刀殺賊,現(xiàn)在卻與賊人同流合污。
這對齊詩詩的打擊極大,她不知道盧上元這幾個月都經(jīng)歷了什么,但她知道,不能再讓盧上元這么助紂為虐下去。
這次和陳子謙偶然相遇,她覺得這是個機會,也許陳子謙能幫她將誤入歧途的夫君救回來。
聽完齊詩詩的故事后,陳子謙心里有種不知道該說什么的感覺。
盧上元就是缺少社會毒打的書呆子,在官場上受了點委屈就跑回老家自怨自艾,然后經(jīng)過齊詩詩的開解才幡然醒悟。
醒悟就醒悟吧,居然棄筆從戎跑去當兵了。
這特么不是鬧嗎?
仕途走不順就改行伍,真以為亂世的兵是那么好當?shù)膯幔?
軍營是什么地方,那里可全是糙漢子,一言不合就靠拳頭說話,盧上元投軍能有發(fā)揮滿腔熱血抱負的機會就怪了,怕是在軍營里肥皂都沒少撿吧?
這并不難猜,一個呆板的書生,怎么可能和那些大大咧咧的粗人莽夫合得來。
歷史上真正棄筆從戎混出模樣的沒幾個,盧上元或許真有不俗的才華智謀,但要從最底層混起,這條路絕對不可能一帆風順。
事實證明,盧上元最后投靠了流寇,徹底走上了歧途。
一個天真爛漫的讀書人,挨過社會毒打之后,心態(tài)崩了。
還特么投敵了!
陳子謙能說什么,盧上元就是典型的好高騖遠。
目光千里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