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
如若周氏不降,到時再派兵來打,單憑周氏可擋不住永安大軍。
說到底此行收復寶元難就難在各方勢力過于分散,永安大軍過來不僅很難根治流寇之亂,反而還會逼得這些勢力抱團反擊。
眼下局勢這么亂,各路戰線已經是人手不足,陳子謙實在不想把僅有的那點兵力,浪費在這個小地方上。
而只有從寶元內部出發,分化這些勢力,讓他們狗咬狗自相殘殺,從而決出一家獨大,收復寶元方才是真正的水到渠成。
足足三十幾伙勢力啊,收拾起來還不知道會有多麻煩呢!
拜帖遞上后不久,周氏鄔堡大門開啟,一名年齡與趙青林相仿的青衫男子快步出來相迎。
趙青林也不敢托大,急忙下馬拜見:“康盛兄,一別多年,別來無恙啊!”
“讓青林見笑了,快快快,隨兄先行過府。”來人簡單施了一禮便引路在前,從始至終目光僅僅是在陳子謙和縐百身上匆匆一掃而已。
走進鄔堡的路上,周康盛不忘攀談:“家主得知青林遠道而來,已在客堂等候。”
“是我唐突了。”趙青林有些不好意思。
周康盛笑了笑又試探道:“寶元近來流寇為禍,此行定是危機四伏,青林身為主家嫡系子弟,究竟何事需你親自走這一遭?”
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此事說來話長,不如等見了周公再細談。”趙青林社交能力還是很出眾的,簡單應付一番便跟著周康盛朝客堂走去。
陳子謙隨行跟著,年齡擺在那里,倒也沒引起周康盛注意,一路上直接明目張膽的觀看起鄔堡防御。
這周氏鄔堡比趙氏的要小上一號,分東南西北四個門,每個門都有兩座角樓呼應,角樓后還有一條狹長甬道,可與其余大門相連,一旦有外敵突破角樓,周氏豢養的那些私兵便可通過甬道迅速增援。
強攻的話,沒有足夠兵力,一時半會兒還真拿不下這鄔堡。
正在這觀察之時,三人很快就在周康盛的帶領下,來到鄔堡客堂。
趙青林在門外拍了拍身上塵土,帶著陳子謙和縐百走進客堂。
其內主位上坐著一名六十來歲老者,手上拄著拐棍,老臉笑吟吟的,看起來很是慈祥。
另外客堂左側還坐著幾名中年,顯然也都是周氏府上地位較高的族人。
趙青林進門一一拜見,也沒有介紹縐百和陳子謙的意思,兩人就像是隨行下人,站在趙青林身后。
一番虛禮客套后,眾人相繼落座。
堂上周老爺子開門見山道:“值此紛亂之際,世侄遠道而來,可是有何要事?”
趙青林起身拱手道:“不瞞周公,小侄受家主所托,此行確實有要事相商。”
“趙氏與我周氏本為姻親,理當相互幫襯扶持。”周老爺子對此并不感到意外。
無事不登三寶殿,這兵荒馬亂的從巴山跑過來,要說沒事才見鬼了。
趙青林也不端著,直言道:“永安太守揮兵五萬征討懷化,此事周公近日可有聽聞?”
周老爺子點了點頭,對于這樣的提問完全沒有回答的意思。
堂上一眾周氏子弟倒是交頭接耳起來,帶陳子謙三人進門的那位周康盛更是直言道:“那位永安太守也確實了得,僅半日不到便攻克般陽,據說還是位尚未及冠的少年,真乃少年英杰啊。”
“確實,據悉陳府君手下能人眾多,更有五派中人甘愿為其效力,且殺伐果決,小小年紀便有人主之資,實屬罕見。”另一名周氏族人不吝贊揚。
周康盛這時反應過來,看向趙青林驚疑道:“般陽數日前便已被攻破,想必永安大軍已經向巴山開赴,賢弟這時趕來寶元,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