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任脈論?”
林逍看著書頁上那一行行賞心悅目的簪花小楷,又翻過幾頁看了看用朱墨標注在旁的人體經脈,發現上面所畫的經脈走向確實與自己這幾天來真氣運行的路子別無二致。
林逍一邊翻看著一邊想到:“原來這就是打通我身上奇經八脈滯塞的方法。那如果我把這上面的要點記下來,平常的時候也可以自己照著練,不就不需要小葉老師每天一點一點地教我了。”
念及此處,手指正好停在了“任脈論”的末頁,再一翻時,便已是“督脈論”了。
那書上如是說道:督脈位于人體背部正中,行于脊里,上行入腦。其脈多次與手足三陽經及陽維脈交會,能總督一身陽經,故稱為“陽脈之海”。
林逍看著那書上的文字,原本只是想著將上面的一些要點記下來,回去之后可以慢慢地摸索。但那些文字所記載的顯然屬于高深的經脈理論,并非他死記硬背便能消化得了的。
每當讀到個別晦澀難懂的地方,便需要一番思索才能理解。可是他初修真氣,八脈也才通其一,定力尚淺,此刻腦中是如何思索的,體內所修真氣便也隨之而動。
不知不覺中,隨著林逍閱讀與思考的同步深入,丹田與氣海中的真氣也逐漸流向他那滯塞的督脈中去。
林逍只覺得脊柱一陣發熱,隱隱感到一股熱流起于小腹內,下出于“會陰/穴”,而后行于脊柱的內部,經過腰間“長強穴”以及后背的“懸樞”、“神道”等穴,到達頸后“風府穴”進入腦內,上行至顱頂“百會穴”,最后沿前額下行至鼻柱處。
這與自己初通任脈之時,體內經脈那種暖洋洋的感覺甚是相似。林逍又驚又喜,想不到自己才看了一遍就甚有起色,當下又把書上關于督脈的走向又細細地看了一遍,瞑目凝神,體內真氣開始流轉。
不料真氣甫出丹田,還未等他開始引導著向周天運轉,那股暖流忽然變為一股極為霸道的熱氣沖將上來,登時全身麻痹,整個人僵成一塊,向前一撞撲倒在地上,一時間動彈不得。
林逍大驚失色,下意識地伸手撐地,想要站起身來,不料四肢百骸卻沒有一處再聽使喚,就連移動一根手指也是不能,好似身陷泥潭沼澤之中,愈是著急,愈是使不出半點力氣。
他不知這經脈之間的真氣運行是上乘的道門內家學問,在運功之時,他的每一個念頭都與自己體內的內力息息相關。
林逍修煉的底子尚淺,先前幾天有葉心在旁輔助,一步步地穩扎穩打,當然是不會有什么大礙。即便是他剛才自己看著那本書運功時,因為要不斷地進行思考,真氣行一步、停一步、想一步,錯的時候還可以稍稍退一步,血脈有緩息的余裕,自無阻礙。
但他在想通之后,并沒有給血脈一點緩沖的時間,突然一氣呵成地強行運功想要突破督脈的滯塞,體內經脈頓時錯亂,導致他此刻幾乎走火入魔,陷入癱瘓。
所幸他的真氣還修煉得不夠純厚,運轉的速度又不如何迅速,總算沒到斷經絕脈的危境。
林逍出力掙扎了一會兒,發現自己越是使力,胸腹間就越難受,煩惡欲嘔,偏偏又什么都嘔不出,唯有伏在地上一動不動。這樣順其自然,行入岔道的真氣緩緩匯回原先正確的經脈中,煩惡之感反而漸消。
那“督脈論”在自己倒下時也跟著掉在了地上,書頁翻到了一幅“督脈循行圖”上,圖上繪就了一個赤裸的人體,并用朱墨線條和一個個朱砂紅點標注出了督脈的經脈線路以及其上的各處穴位。
林逍看著眼前的這幅圖,百無聊賴之中在腦海里虛擬真氣運行的線路,一點點地想下去,卻不知他的內息不知不覺地隨著他的思念也跟著走了一個大圈,方才膠結的經脈便此解開。
大半個時辰后,林逍已仔細地想通了十來個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