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元1933年,元月,紫禁城。
今年的冬天似乎比往年還要更冷一些,時國義裹緊了身上的那件軍色大衣,腳下的步伐也不由得加快了幾分——他現(xiàn)在只想盡快地趕到清華園里的實驗室去,倒不是因為有什么要緊的實驗要做,而是那里頭悶熱的環(huán)境,在這片寒冬中實在是令人再向往不過了。
天色漸漸地暗沉下來了,寒風(fēng)吹動得越發(fā)凜冽起來,仿佛一把把鋒利的刀刃一般,刮得人臉上生疼。街上的行人們都行色匆匆,表情凝重;就連以往熱鬧非凡的戲院和酒樓,都少了些歡聲笑語,大多數(shù)人的注意力都不在戲曲和美酒上了,而是三三兩兩地聚集在一起低聲地討論著時局,各自斟酌著日后的抉擇。
街面上散落著幾張別人丟棄的《時事日報》的報紙,那是紫禁城極具影響力的報刊之一。只見報紙的頭版頭條上白紙黑字地印刷著“山海關(guān)淪陷”的字樣,那幾個加大加粗字體,讓這座城市原本就不高的氣溫又下降了幾分。
時國義今年已經(jīng)五十出頭了,現(xiàn)下就職于清華園,擔(dān)任大學(xué)教師教導(dǎo)學(xué)生的同時,還從事著生物方面的研究。要說起這山海關(guān),時國義的祖籍就是在那里,他從小也是在那里長大;直到后來他出國前往英國康橋?qū)W院留學(xué),回國后到首都從事教育和學(xué)術(shù)研究,這才舉家搬來了紫禁城。
對于這自己家的家族歷史,時國義從小就很感興趣,這種興趣源自于他小時候祖父給他講的一個又一個奇妙的故事。時國義的祖父還在世的那會兒,滿清王朝還沒有滅亡,人人的腦后都還留著一條長辮子呢。那個時候時家還住在秦皇嶼山海關(guān)的祖屋,那是一座還算寬敞的宅院,時家老爺子總是喜歡坐在自家庭院的天井里,抱著還是個小不點的時國義,給他講一些故事,其中講得最多的就是時家的家族歷史。
“小義啊,你相不相信——這個世界上真的有神仙啊!”時家老爺子曾這么問時國義。
光緒九年,也就是五十年前,那時時國義還只有五六歲大,哪里會想得那么多,只聽得自家爺爺這么問,也就隨口答道:“那然相信啦,如果這個世界上沒有神仙,那么《西游記》里的孫悟空又怎么能一路降妖伏魔,保護唐三藏上西天取經(jīng)呢!”
時家老爺子捻著胡須,被自家孫子的答案逗得呵呵直樂,然后說道:“小義啊,唐玄奘取經(jīng)在歷史上確實是真的,但他并不是去西天,而是去了印度。《西游記》只是后人編寫出來的話本小說,那些個神仙妖魔都是吳承恩老先生杜撰出來的,實在當(dāng)不得真啊。”
時國義的小臉頓時哭喪了起來,失望之情溢于言表,顯然在小孩的內(nèi)心深處,其實很是向往《西游記》中的神仙道法。他抬頭望著爺爺,問道:“難道這個世界上真的沒有神仙嗎?”
時家老爺子摸著胡子“呵呵”地笑了幾聲:“《西游記》不是真的,可這并不代表神仙就不存在了。你知道嗎小義,其實我們時家,也算是神仙的后代了。”
時國義的眼睛頓時閃閃發(fā)光起來:“真的嗎?”
“當(dāng)然是真的,爺爺難道還能騙你嗎!”老爺子的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這些個事情,爺爺也是在小時候聽我的長輩告訴我才會知道的,這一切還是得從咱們時家的先祖說起。話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們時家的先祖并不姓時,而是姓魏。”
“姓魏?”時國義疑惑道,“那后來怎么又改姓時了?”
“本家先祖的來歷,已無從考證。”時家老爺子緩緩道來,“據(jù)說當(dāng)年先祖只是一戶貧窮人家的孩子,只因為這個家庭太過貧困潦倒,而家里的孩子本來也多,實在是沒辦法再養(yǎng)這一個了,便把這孩子丟到了荒郊野外;也有別的說法,說先祖其實是大戶人家的私生子,生下來后府里容不下他,便讓管家把這孩子給丟了。總之本家的先祖,其實是一個棄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