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是青州府數一數二的大商家,從一家小小的雜貨鋪開始,經過近百年四代人的經營,到現在店鋪有幾十家,遍布山東各個州府。在南京、北京、杭州等地都有周家的貨棧。
今天是周記每月開例會的日子。青州周記總號的后宅客廳里,各分店的掌柜一早就來到這里,等待現任周記大當家周緒海的到來。例會還沒有開始,各位掌柜紛紛圍在許掌柜的周圍打聽肥皂熱銷的事情。
沂水分店的龐掌柜率先問許掌柜“許掌柜,聽說這兩天去店里買肥皂的都擠破頭,肥皂都賣到三百文一塊?三千塊肥皂兩天就賣光了,許掌柜這月的獎金一定是你最高了。”
“許掌柜,我聽說有些人一次就買十多塊,幾十塊,甚至上百塊,轉手就能賣四百文一塊?”
“許掌柜,你從哪里進的貨?也勻點給我們吧。”
“各位掌柜不要急,一會東家來了,我向東家稟報后,由東家定奪。”許掌柜不斷的拱手應付著。
這時,大當家周緒海從外面走了進來,大廳中立即安靜了,各都回到自己座位坐好。周緒海在主位上坐好后,各位掌柜陸續向東家上報當月利潤并呈上帳冊。
這是周記的規矩,每月初十前必須完成上月結算,十二日在總號開會,由掌柜向總號呈報帳冊,匯報當月利潤。臨近中午,各店掌柜匯報完畢后,周緒海問許掌柜“聽說莒州分號肥皂熱銷,有些小商販都販賣到青州來了,可有此事?”
“確有此事,這肥皂是莒州鄉下的一個里長的作坊出產的,要比胰子好用許多。價格又比胰子便宜,當地大戶人家紛紛購買。”
“那利潤如何?”
“東家,我正想單獨向您稟報些事。”
各位掌柜聞言紛紛告退,待大家都告退后,許掌柜又開口說“東家,這肥皂利潤非常大。我從何里長作坊以每塊八十文進貨,換成咱們的印記包裝后,能賣到三百文,中間有近四倍的利潤。我這次來帶來了三千塊,先在總店試銷一下。”
“這利潤確實可觀,那家作坊一天有多少產量?”
“目前不得而知,前天我去進貨,他們防范甚嚴。但人數不是很多,估計產量不會很大。現在莒州齊家、劉家都在暗中打聽肥皂來源,估計保密不了多長時間。東家咱們能否和何里長家簽份契約,如果能包銷他們的貨那就好了。”
“包銷難度有些大,在山東咱們還有些渠道,但到了外省咱們就不好控制了,況且還有齊家、劉家幾個對手在競爭。”
“如果不能包銷那就多訂些貨,趁此機會多賺點也不錯。”
“看看青州的銷售情況,如果再次熱銷,兩天后,我們就再去一次何家作坊,談談包銷的事情。這段時間讓店來的伙計們嘴巴嚴實點,不要走漏了消息。”
事情談妥后許掌柜離開后宅,這時車上的三千塊肥皂也已經卸完,許掌柜和伙計趕著馬車離開總號返回莒州不提。
周家后宅的繡樓上,周拂柳呆呆的坐在桌前,她就是孫文國的夫人李薇的前身,李薇是在周拂柳因發燒昏厥后穿越到周拂柳身上的。
自那次車禍后,李薇經歷了幾乎和孫文國同樣的事情,他知道自己的丈夫兒子都穿越到了明朝,但是否同時代,離他有多遠她同樣不知道。
即使在同一時代,茫茫人海中如何尋找自己的前世親人?自從病愈后,她一直郁郁寡歡,茶飯不思,整天悶在屋中,甚至幾天都不下樓。
周緒海和夫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無可奈何。找大夫看了幾次,都說沒病,只是體弱,注意調養。
周家有一兒一女,兒子年長,二十五歲,是弘治九年丙辰科進士,在北京戶部觀政。周拂柳十六歲,從小天資聰慧,不但善于詩詞,還精于算術,從去年就開始幫父親打理店鋪生意。
正在發呆中,周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