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何奇事,你仔細說說。”梁文盛聽后不禁問道。
“據當地百姓傳言,在朱陳店何家村,有一位何姓生員在今年初因征糧被衙役打暈而昏迷了四個時辰,醒來后說自己昏迷期間做了一個長長的夢,夢中遇到一位相貌不凡的老者贈他一本奇書,說他是我大明的忠臣良將,讓他以后輔佐大明,為百姓安居造福,為朝庭開疆拓土。”
“無稽之談,這你也信?”梁文盛不禁笑道。
“我當然不信了。但怪就怪在這里,他醒來不久,就制作出一種叫肥皂的洗衣用品,自家還開了一個作坊,專門制作肥皂。據說這肥皂洗衣服效果頗佳,在青州府境內,非常暢銷,供不應求,由此他家也收益巨大。為了驗證此事,我買了幾塊肥皂帶來回來。”
說著,梁文惠從包袱內拿出兩塊暗黃色的肥皂,遞給梁大人看。梁文盛接過來,放在手里惦了惦,然后又聞了聞,就吩咐仆人拿去試用。
梁文惠接著又說“這次回來,我專門繞道去了那個村子。那村子就在朱陳店北邊十多里的地方,離官道不遠。我看到官道邊上新建了一個很大的作坊,叫莒州肥皂坊。里面工人很多,大門邊有數人在把守,坊內的情況不得而已。在這個作坊不遠處,還有一個正在建設的場地。我打聽周圍的人,說那是他們村正在建設的學館,是由他們村的里長,也就是那個何姓生員的父親,出資修建,準備招收二三百名學童免費入學。”
“哦?沒想到莒州境內還有如此樂善好施、鼎力助學之人,有些意思。”梁文盛聽到此處,立即對此人來了興趣。于是問梁文惠“如果我們此次去莒州城,路過那個村子,需要繞道多遠?”
“繞道不是很遠,只是那路頗為顛簸,不如沿沭河逆流而上平穩(wěn),我擔心嫂夫人和公子小姐旅途勞累。”
“無妨,可以讓家眷走水路,我和你再加上四個護衛(wèi)繞道走。”
“大人,這樣走不太安全,這一路還有一百五六十里路,需要走兩三天的時間。”
“無妨,就這樣定了,今天休息一天,明天一早出發(fā)。”梁文盛說道。
何志遠與父親從城回家后的第二天,就有八個工匠到了村里。聽到家人來稟報,何志遠親自迎接這八位工匠到了家中。
雖然“工”在大明朝地位在商之上,農民之下,但實際上工匠的地位只比賤籍稍微高一些。這所以如此,一是因為工匠大都是文盲,并且貧困;二是因為工匠沒有土地,只能靠手藝吃飯。在大明朝,沒錢沒土地,除了賤籍的,也就是工匠了,就是不用腦子想也能知道他們有多慘。
但何志遠可不這樣看,這些人是他以后的依仗,工匠是各種技術持續(xù)發(fā)展進步的人才基礎,沒有他們,技術進步從何談起?所以何志遠非常熱情客氣的接待了他們。
何志遠把他們八人請到堂屋,讓月季給他們上茶。這些工匠從來沒有受到如此禮遇,一個個受寵若驚,只敢半個屁股坐在椅子上。
何志遠見此,說道“各位師傅不要緊張,你們是我請來的客人,禮遇是應該的。”
一位年紀約有五十多歲的工匠說道“多謝何里長的禮遇,我們是受工房韓大人的差遣,來這里建磚窯的,想不到何里長如此年輕。”
“師傅,你弄錯了,里長是家父,我叫何志遠。”
“嗨!怪老朽眼拙。您就是那個夢中得贈奇書的秀才公?”
“正是我。”
那老年工匠聽后,趕緊招呼其他工匠給何志遠跪下叩頭。何志遠連忙阻止,說道“師傅們不要如此多禮,我還未成年,是你們的晚輩,理應給你們見禮才對。”
“不敢不敢,您是文曲星下凡,是我們給您見禮才對。”
眾人客氣一番,何志遠問剛才那位老者“請問您是燒磚的師傅吧?請問你貴姓?”
“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