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后的第二天,是新學館開學的日子。自從新學館開始建設,何志遠就沒怎么關心這事。
他所關心的是教材的編寫,所以整整一個夏天,只要有時間就坐在屋里編寫教材。
除了數學以外,還編寫了物理,化學等課程。同時還對治煉、土木、機械等職業技術學院的課程也編出幾本教材。
他的大徒弟王之學,除了研究和學習的時間以外,其他時間就對新招聘的老師進行數學知識的培訓。別看他只是童生,但數學、物理、化學等幾門課程學得非常扎實。當這些新聘老師的數學老師綽綽有余,得心應手。
還未到辰時,何志遠和父親一起就到了新學館。新學館的圍墻全部使用空心青磚壘起。南北長約四十丈,東西寬約二十五丈。校園的北面是一排七間教室,也都是水泥青磚結構的房屋。東北面靠近圍墻處有兩間房屋作為老師的辦公室。其他地方都是空曠的場地。為以后擴建留出充足的空間。
學館的大門朝南開,門樓高兩丈有余,寬兩丈八尺。兩扇木質紅漆大門。寬約一丈六尺,兩邊門楣上刻有一幅對聯,上聯是“讀儒家經典修身治國”,下聯是“習科學知識富民強兵”,大門上方掛著一塊扁額,刻有梁大人親書“何家村學館”五個大字。
現在王得進再也不是那個被頑皮學生捉弄的教書先生了,而是一個新學館的館長,手下有八九個老師,學生四百多人。開學的第一天,王得進打扮得里外一新,顯得精神矍鑠,神采奕奕。今天要在這里舉行一個開學典禮,來參加典禮的不但有學生,還有學生家長和村里的族老、甲長等有臉面的人物。
何志遠父子倆自然是這里舉足輕重的頭面人物,典禮開始后,首先請何志遠父子講話。首先是何紹云的講話,不過沒有什么新意,無非是現在生活來之不易,大家不要辜負家長的期望,好好讀書早日成材,光耀門楣,匡扶社稷云云。
等到何志遠講話時,他緩緩的早上臨時搭起的臺子。拿起用鐵皮卷成的喇叭,對著臺下近千人開始說道“各位族老、甲長、學生家長、同學們我們何家村從立村到現在已有一百二十多年的時間,近百年來的發展,卻趕不上今年八個多月的發展快。大家想想為什么這八個多月會有如此大的變化?那是因為有了科學知識。因為有些科學知識,才有現在的肥皂作坊,水泥作坊,還有將要開工的玻璃作坊。有了這些作坊賺來的銀子我們才可以讓百姓富足,不再挨餓受凍,孩子才能上得起學,才能銀子蓋起這么大的學館。”
“既然科學知識這么有用處,我們當然要了解它,學習它,研究它。所以我們這個學館,不但要讀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還要學習科學知識,包括數學、物理、化學。我們這個學館是一所初級教育學館,五年后,一部分學生會進入更高一級的學館讀書,比如考中秀才的要去州學讀書。但相當多的人是考不中秀才的,畢竟這條路太窄了。更多人會有機會去城內的職業技術學院學習。”
說到這里,臺下一陣低聲的竊竊私語,大家第一次聽說這個名詞。這時有膽子大一些就問“秀才公,啥是職業技術學院?”
“職業技術學院是一個正在籌備的學院,專門招收年齡十五到二十歲的童生,進一步學習科學知識的學院。知州梁大人已經答應,能到職業技術學院學習的可以徭役賦稅,幾乎和秀才一樣的待遇。從這里學成后可以到相應的專業作坊工作,工作一段時間有機會成為作坊的主管、副主管等職務?!?
“可能有人擔心,以后會有那么多作坊用人嗎?我可以明確的告訴大家,以后會有很多作坊,整個大明到處都會有各式各樣的作坊。因為科學的力量是巨大的,他會給我們大明帶來重大變化,他會讓老百姓生活富足,國家強大。”
這時臺下有人問“女娃子可以來讀書嗎?”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