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上午,鎮子東邊的演武場上聚焦了幾十人。.chak何志遠帶著物理研究所、化學研究所、火器廠的籌備人員丁奎、段元山、孫明剛、煉鋼廠的侯東明等十幾人也都來到了現場。
徐堂義所在千戶所的軍官士兵,包括徐堂義父子、馬五、蔣元慶、周志還有一個小旗的士兵也都來到了演武場上。
何志遠首先和大家說道:“今天把大家聚到這里,是為了讓大家觀看一種新式的火銃,我把它叫燧發槍。這種槍與老式火銃相比有很多好處。首先,它不用火繩點火,而是用燧石擊發出火星點燃火藥,所以下雨天只要雨下得不是很大,就不用擔心啞火。其次,它操作步驟比火繩槍要少很多。這種槍的彈藥是紙袋定裝,只需撕開紙袋裝入火藥和彈丸,再用通條桶實就可以瞄準發射。再次,它的槍膛內刻有螺旋形的膛線,發射出去的彈丸是旋轉著向前飛去,這樣的方式可以加大射程和射擊的精準度。”
站在隊伍里的蔣元慶不以為然,等何志遠說完,他就說道:“何公子。我聽父親說過火銃,他說這東西還不如弓箭好使。聽說北京還專門有一個火器營,在跟韃子打仗時只能發射一次,他們的騎兵就攻上來了,火器營的士兵就只能往后撤,撤不回去的就只有挨砍的份。并且這玩藝還會炸膛,打不著敵人還容易炸著自己,所以很多當兵的都不喜歡用它,說不還不如燒火棍好用。”
蔣元慶的一番話,惹得眾人一片笑聲。
何志遠倒是沒有生氣,他又接著說道:“你說的這種情況確實存在,并且很多士兵都這么認為。但你所說的是以前的老式火銃,而我手中的這把燧發槍要比火銃好許多,使用起來不比弓箭差。你要是不服氣,咱們可以比一比。”
然后何志遠又沖隊伍說道:“你們誰用過火銃?可以和蔣元慶比試一下。”
隊伍的里馬五站說來說道:“我以前用過鳥銃,我來和他比一比。”
他們兩個現在都是總旗,兩個人經常相互不服氣。他聽蔣元慶這么貶低火銃本來就不服氣。聽何志遠這樣一說,立即站出來要和蔣元慶比試。
何志遠問馬五:“你以前經常用火銃嗎?用過多長時間?準頭怎么樣?”
“以前在山里打獵,火銃是必備的武器,所以用得很熟練。準頭嘛,要看獵物有多遠,要是相隔五十步以上,準頭就差了,不如弓箭。五十步以內百發百中。”馬五如實說道。
何志遠把槍遞給馬五說道:“你先打兩發熟悉一下這把槍。然后再和他比。”
何志遠給馬五稍加指點,馬五便學會了這把槍的使用方法。之
后他裝好彈藥,瞄準一百步遠的槍靶扣動板機,隨著一聲巨響白煙冒出,遠處的槍靶稍微動了一下。槍靶旁邊的丁壯趕忙過去查看槍靶隨后大聲喊道:“八環!”
馬五驚喜道:“這把槍不錯,比以前的火銃強了不少,這個距離我都沒指望能上靶。”
接著又移動槍靶到一百五步處。這時候遠處的靶子幾乎就是一個小黑點。馬五瞄準再發一槍,丁壯隨后報:“五環!”
眾人都驚呆了,這么遠的距離,不但能射中,還打出五環的成績。看來馬五的射擊功夫了得,而且這槍的槍程遠不止一百五十步,看這樣子兩百步也不止。
蔣元慶心中也有些忐忑起來,一百五十步的距離已經超出他弓箭射程了,更別說射中了。不過話已說出只能硬著頭皮比試了。
試過兩槍之后,馬五信心大增。很快就喜歡上這把槍了,以后拿著這種槍上戰場,殺敵可就輕松多了。兩百步之前可以說彈無虛發,而一般的弓箭手最遠也就一百五十步的射程,可以說用這把槍在一百五十步到二百步之間,只有他打敵人的份,敵人卻傷不到他。
隨后,何志遠又說道:“你們兩人今天的比試分為四項,第一是比射擊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