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營出來后,何志遠又來到了火器廠。.prp.
此時正值隆冬季節,但火器廠里正是一番熱火朝天的景象,二三百名工匠、民夫在三位大匠的帶領下都在加緊生產槍支彈藥。
丁奎、段元山、孫明剛三人看到何志遠來到了火器廠,立即圍攏上來問安。何志遠問他們三人:“現在每天能生產多少槍支?”
丁奎躬身行禮后回答說:“現在工匠們越來越熟練,一百多人同時生產。兩個班次輪班生產人歇機器不停歇,一天能生產六十支槍,比剛開始足足提高了三倍。”
“那是因為何公子制定的辦法好,這個績效考核法大大的激發了這些工匠和工人們的生產熱情。每生產一支合格的火槍,就有二分銀子的獎勵。這樣算下來,加上每月固定的三兩銀子,一個月就能拿六七兩銀子,這么高的工錢任誰也會搶著干。”段元山高興的說道。
何志遠點點頭,對他們提醒道:“生產速度快了,不要忽視了質量,你們一定要把好質量關,千萬不要把不合格的槍支送到士兵手中。槍就是士兵們的性命,生產的槍支不合格,那就是謀害士兵的生命。查出來一定要嚴厲懲處,造成士兵死亡的,直接責任人要按軍法從事!”
丁奎馬上說道:“這一點請何公子放心。為了保證槍支的質量,我們想出一個辦法。”
說完他拿出把一把新槍展示給何志遠看。然后接著說道:“何公子請看,每把槍的重要零部件上都刻有工匠的名字。要是出了問題,直接能找到相關責任人。這樣以來,誰也不會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更不敢拿士兵的生命開玩笑。”
“嗯,這是個好辦法。”何志遠夸贊道。此時,讓他想起了后世一些重要商都有一個二維碼,便于以后溯源。當然后世的槍支都有槍號,更是為了便于管理和溯源。是以何志遠又建議道:“其實刻名字太麻煩,筆劃又多,刻起來浪費時間,而且要是此槍支到了敵人手里,馬上就能知道工匠的名字。要是有個意外,工匠就危險了。所以我建議,每把槍的重要部件都刻上統一格式的編號。然后把這些編號統一記錄在冊,只要查找冊薄就可以查到相關責任人。這樣更便于保密,也能省去很多時間。”
“何公子這個辦法更好,我們馬上改進。”三人同時說道。
隨后,何志遠又找來火器廠的帳房先生,告訴他槍支編號的方法以及記錄方法。現在的帳房先生在周拂柳的指導的下都學會了阿拉伯數字,并且開始學著用復式記帳法開始記帳,所以教他用阿拉伯數字編號根本不需費力。
因為在這個編號中需要用到年份日期加上編號,所以介紹年份的時候比較麻煩。為了避免這個麻煩,他干脆就規定弘治十三年就是1500年,以后每年順序加一。
教完帳房先生編號方法后,等帳房先生離去。段元山又笑嘻嘻地對何志遠說道:
“何公子
,這段時間我做了一個超大的二踢腳,威力巨大。今天您要是有空,咱就放一個試試?”
“超大的二踢腳?”何志遠疑惑的問。
段元山解釋道:“二個月前,在試槍的時候。有個叫蔣元慶的曾說過要是把二踢腳做成鐵家伙,打仗的時候在敵軍隊伍里爆炸,肯定殺傷力巨大。最近這段時間,我們就琢磨著做了幾個試了試,效果還不錯,能飛三四百步遠。要是能控制好方向和爆炸時間那絕對是殺敵利器。”
何志遠聽了又驚又喜,他沒想到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段元山竟然真的造出的這種利器。他高興的對段元山說道:“那就快拿過來我看一看。”
段遠山答應一聲,幾個人就去倉庫中搬來兩個大個的鐵筒狀的物件。何志遠仔細端詳了一下這個超大的二踢腳,它長約三尺,直徑約有三寸,全部用薄鐵皮卷起來,頭部帶有圓形的尖頭,后方的筒身上還有兩根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