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少文乘船離開后,并沒有馬上去找武田匯合,而是在長江入海口二十多里的外海游弋。經過幾次挫敗之后,他也逐漸成熟起來,此時他多了一個心眼,現在如果增找武田匯合,憑自己這三百多人,又帶著三百多萬兩白銀恐怕是兇多吉少。
他在外海游弋是要等著南頭沙戰斗的結果,如果車貴海打退了官兵,那他就可以回去收拾東西,分乘四艘大船從容撤離帶著二三千人去與武田匯合,那局面就完全不一樣了。到那時,武田久正恐怕要對他點頭哈腰,畢恭畢敬,畢竟實力決定一切,甚至他可以直接廢了武田久正自己做老大都可以。
但是,如果車貴海戰敗,那他只能另做打算了。
兩天以后,陸少文命令家丁放下小船去南頭沙打探島上的情況,結果帶回的消息讓他非常失望,南頭沙島上一把火被燒了個精光,島上空無一人,很明顯車貴海他們戰敗了,要么被俘要么戰死,反正他苦心經營的南頭沙就這么付之東流了。目前僅存的就只有這條船和船上的一切。
接著他又派人去岸上打聽父親的消息,結果帶來的消息更讓傷心失望、憤怒而又驚恐,揚州、啟東的家都被抄、父親也被逮捕入獄。聽到這些消息,讓他徹底絕望了。甚至有帶著幾百人登陸找周拂來同歸于盡的打算。幸虧被身邊的人阻攔下來,平靜下來后,下一步何去何從他仍舊沒有主意。
其實說起來他算是幸運的,除了父親被捕之外,他的親人幾乎全都逃了出來,當然父親的幾房小妾算不是他的親人。他與這些姨娘的關系很淡。他們的下場如何父親都不管,他何必操心呢。
幸虧他早有所準備,這艘船是一艘五千料大艦船,船上食物和淡水充足,足夠他們三個月使用。但在海上也是很危險的,十六世紀初的東海是一個海盜橫行的時代,而且這個季節已經開始刮臺風,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遭遇危險。他必須快速做出決斷到底該去哪里。武田久正那里是不能去了,大陸也不能去。現在唯一能去的地方就是大陸附近的海島或是直接去日本。
這么大的事情,他自己也決定不了,最后他去征詢母親的意見,他的母親歐陽氏并不是一個普通女子,年輕時讀過書,也是一位頗有見識的女人。見到母親,他把現在的境況和母親大致說了一遍,最后對母親說“母親大人,父親遭難現在您就是這個家里的主心骨,您就拿個主意吧。”
歐陽氏想了想說道“我聽你父親以前說過,日本現在很亂,吃不上飯的人很多。如果我們帶著銀子去日本,找個不大不小的海島安頓下來,再招募一些日本人,然后再到明朝進行貿易,我相信憑我兒的頭腦幾年以后我家仍然是一個大家族。”
陸少文惡狠狠地說道“娘,我不想就這么算了,我要替父親報仇,我要把何家、周家、還有莒州的梁文盛統統掃平!”
歐陽氏嘆息一聲說道“孩子,你想報仇那也要有實力才行,就憑我們現在這樣,自保都難,何談報仇?”.
母親這樣說,陸少文不說話了。他知道母親說的有道理,如今最理智的做法不是去報仇,而是自保,然后圖謀發展,這個道理他比誰都明白。
歐陽氏看兒子不說話了,又繼續說道“孩子,聽我一聲勸。現在就去日本,你手上還有十幾個效忠你的日本人,到那邊憑現在的實力先站穩腳跟,然后再作其他打算。至于報仇,俗話說的好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等以后你強大了,隨時可以報仇。”其實歐陽氏也不想想他們家族的所為當得起君子這兩個字嗎?
直到最后,他聽取了母親的意見,開船朝日本方向而去。
在原來的歷史上,從至正年間到嘉靖初年這一百多年的時間里,是倭寇在我國沿海襲擾的低谷期,這一百多年里有記載的倭寇襲擾是十七次。但因為陸少文的這一決定,大大改變了明朝的歷史,也同樣改變了日本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