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雖一步十算,早已料到今日,但事情塵埃落定,他才真正放下心來。
各營清點之后,報了上來,本來七個營兩萬一千人馬,加上隴西郡兵三千人,合計兩萬四千人馬。這么一番折騰之后,除去逃跑的、戰死的、抓起來的,還剩一萬八千余兵馬可用。
少了四分之一,還算可以接受。
看完報告,賈詡立刻請命馬王妃(雖說有武王令,他基本上能做主,但武王不在,大小事情還是要通知一下王妃才好),命令楊業迅速整合人馬。
大概就是除了騎兵營以外,全軍打散重編,若是還保留原來建制,要不了多久,結黨營私,欺上瞞下只是肯定少不了。
再請命,犒賞三軍以安軍心。
再命,穆羽暫領騎兵營。
命六郎楊延昭暫領一營三千人,孟良、焦贊為副將,并穆羽騎兵營,星夜趕去臨洮。臨洮乃隴西門戶,防守羌人的第一線,不容有失。這種重要的事情,本來想讓楊業去的,可大軍新定,楊業還是坐鎮隴西安全些,賈詡正為難間,楊業舉賢不避親,說道“六郎楊景,最像楊業,素有韜略,雖然年輕,可堪一用。”
令大郎楊延平領一千五百人馬去渭源縣。
令二郎楊延定領一千五百人馬去漳縣。
令五郎楊延德領一千五百人馬去平襄縣。
三郎脾氣暴躁,只適合陣前廝殺,楊業建議不宜單獨領軍,遂改為五郎去平襄。
對于這四路人馬,賈詡都是一樣的要求若遇抵抗,不需強攻,圍住城池等待援兵,唯獨有一條硬性要求,無論進城與否,不許放走一人。他的眼睛還盯著各縣里那些土豪地主們,料定這些人恐怕會逃走。
再令岳勝為主將、楊興為副將,領五百兵馬出平襄,打探武王明消息。
令楊業暫領剩余人馬,坐鎮隴西等待四縣消息。若真有抵抗,再出兵不遲。
最后想想,佘賽花、王蘭英、劉云俠這樣的人,雖是女流,但有勇有謀,留著不用實在浪費,索性讓楊業撥一千人馬給她們,令佘賽花為主將,王蘭英為副將,劉云俠為參軍,帶一千人馬并抄家投降的那五千家丁共六千人,女將也好,俘虜也罷,資源浪費是不對的,由得她們去操練。
這條命令,受到了馬王妃的空前支持。馬王妃也是女流,同樣好武,更兼年輕時候與武王信征戰天下,對于戰陣軍略非常熟悉。只奈何身為女子,多有掣肘。賈詡這么一建議,立馬拍手同意。以前顧及丈夫名聲,她雖有軍略,但著實不好插手軍事。今天好不容易當家作主了,立刻把命令改了,自領大將,佘賽花、王蘭英為副將,劉云俠為參軍,想了想,大手一揮,把張憲也要了過來,任命為手下副將。張憲這小孩和他兒子差不多大,看見張憲,就似乎看見了自己的兒子。
軍營之中,很多事情女人還是不方便做,把張憲要來,一個是這孩子有些韜略,堪任副將,一個是她們幾個女人,手底下沒個男的還挺麻煩的。
對于馬王妃如此,賈詡哭笑不得。他權利再大,還能命令王妃不成?
不出意外,除了渭源縣以外,其他三縣都不愿束手就擒。
渭源縣縣令是柴家老爺子柴蕭,一番說和以后,渭源開城投降。
六郎楊延昭與穆羽倒是輕松取了臨洮,因為張榮正在臨洮。
張榮等一行殺了趙仁,收降了三百余兵馬,跑到了臨洮繼續演戲。聽說隴西縣事變之后,臨洮縣令等官員就與張榮他們翻臉了。仗著胡車兒與岳云的勇猛,張榮等人攻占了縣衙,死死守住。
六郎楊延昭兵馬到臨洮之時,臨洮城內還陷在因為張榮攻占縣衙的慌亂之中,六郎嘗試性地攻了下城,誰知道竟然幾無抵抗就打下了城門,趕緊大手一揮,與穆羽攻入城中,匯合了張榮,剿滅叛亂之流,不在話下。
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