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拱手道“大王一直使臣收集各方情報,幾個月前,大王特意提到了河東解良縣守李淵,臣便一直有留意此人,這李淵果然如大王所說,或有不臣之心。”
幾個月前趙明收到了李淵的情報,不敢大意,特地囑咐賈詡盯住此人,見賈詡有些疑惑,趙明又扯了個謊“家父在時,時常有評論朝廷百官,孤王那時還小,記的不是很清楚,但李淵此人,孤王見到名字便想起來了,家父時常說此人或有不臣之心,府中收攏了不少英雄豪杰,文韜武略者不少……”
是故,賈詡這幾個月特地又收集了一番李淵的情報,心中有些確認,李淵府中確實養了一批非常有能力的食客。
沮授皺了皺眉說道“此人只是一個縣守,用他吸引太子的目光,怕是有些分量不夠吧。”
賈詡解釋道“李淵現下雖只是一個縣守,但他乃長安大族李閥的中堅人物,更是驃騎將軍李華云的侄子,當今朝廷之中,李閥實力盤根錯節,影響極廣,可以說李閥若是真有不臣之心,朝廷危矣。”
驃騎將軍李華云領長安十幾萬禁軍,若是李閥真的造反,長安立陷,洛陽危急。
趙明也補充道“確實,那李淵手上有幾位將軍,武藝怕是不在文龍、呂布之下,他二兒子李世民更是平西將軍長孫晟的女婿,李淵有六名庶女,分別嫁給了河東不少將官,莫看李淵此時不聲不響,先父當年可是特地有提過此人的,治國大才、亂世梟雄。”
趙明不著聲色又黑了李淵一把,將曹操的評語用在了李淵身上“治國能臣、亂世梟雄。”眼下的李淵是不夠分量,但可以通過李淵隱射李閥。
“該如何行事?”眾人無一不看著賈詡,他是此道高手。
賈詡仔細想了一會兒方道“其一,使人去呂布處散播謠言,說李淵手下幾名大將乃當世之雄,無人能敵。呂布乃性情中人,行事沖動、好斗,若他知道李淵手下有不世強者,或許會去挑戰,如此,可讓李淵浮到臺面上來。”
趙明點點頭“此事可行,散布之時尤其要提到李淵的四子李元霸,此子雖然才13歲,但武力已是少有人能敵,若是再長幾年,恐怕是真正的天下無敵。”
“其次,李華云前番上表朝廷,說河東、上黨諸郡縣為抵抗匈奴的第一線,建議朝廷放開邊關郡縣兵馬編制上限,使邊關諸郡可以多些儲備底氣對抗異族。李淵為河東解良縣守,眼下也是邊關前線,說不得李華云此表便是替李淵謀兵馬之策,我等也可散步謠言,將李華云的用心鬧得天下皆知,如此,李淵便不得不站到明處來。”
這一點趙明也同意了,賈詡繼續道“我等只需做這些便夠了,做得太多太過明顯,太子有才,一點點跡象便足以讓太子起疑心。”
“準!”趙明拍板。
如此忙忙碌碌二十日,御林軍初步組建完成開始訓練。而此時圣旨也下來了,順帶著封阿猛為西羌王的封賞也來了。
梁山這邊,朝廷令武王趙明帶梁山眾將入洛陽聽封。
入洛陽?
這事有些意外,這是他封王之后第一次接到圣旨讓他入京,封國之后無詔不得入京,所以他上次路過洛陽也沒能進城。
入京啊……
趙明有些猶豫,他倒不是怕太子趁機害他,如今的局勢,除非是太子不想做皇帝了,若把他這位武王害死。襄陽王造反缺的就是一個大義上的借口,太子害死武王,多好的借口啊!
只是這太子到底有何用意要招自己進京?
以太子的尿性,每次找自己都必然是有差事要自己去做,這次肯定也不例外。
到底會是什么事呢?趙明實在琢磨不出,也罷,見機行事。之后,趙明并未急著入京,圣旨上也沒寫讓他立即入京。御林軍剛組建完成,身邊沒有一支可戰之兵,他哪里敢四處亂跑,先拖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