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李世民得了失心瘋。
而李世民也借下罪己詔的機會正式宣布十二字真言定為國策,后世子孫不得有違。他想的很清楚,沿著大唐溯游而上沒有那個皇帝說過這樣的話,也就漢宣帝定胡碑上霸氣絕倫的十七個字才能與這傲骨錚錚的十二個字共同光耀千古。
長安百姓走在路上腰桿子挺的太直了,躺平下來都能當扁擔用了,以前看那些蠻夷還是用眼角斜視的,如今看蠻夷都是用鼻孔的,老子兩只眼睛是用來看天空的,不服你家也來個宣言,來個宣言就弄死你們。
這種態(tài)度自然是不對的,不利于文化的融合,好在官員看的通透,若是有些想借機訛詐蠻夷,那下場就是自己吃牢飯,挨板子。
不過往往這個時候這些番邦子自己就會請求息事寧人,幾千老弱殘兵都能守著一個低矮小城抵擋十萬大軍一天一夜,雖然最后部陣亡了,可是他們拉了近兩萬人陪葬,那個長安侯更是將剩下的人弄死了,還拿一個大食國的皇子殉葬,這大唐如今就像一條惡龍,咱惹不起,出門在外能少一事便少一事。
這時候官員們也樂的輕松,往往是隨便打個十幾板子游個街起到警示作用便算數。大家事情都挺多的沒必要浪費時間在這些小事上,他們最近關注的重點是魏征能不能告到長安侯,好家伙,朝廷剛把大食國使臣趕出長安城,這才剛出城門就被一群騎兵擄走,說是吳陵哭聲整天,侯爺要拿這些使臣填墓坑,平息民怨。
從那天起李世民耳根子就沒清靜過,魏征有空就來吐唾沫星子,說是什么于禮不合,與法不合,有傷國體,絮絮叨叨,絮絮叨叨,李世民還不能替蔡聰辯解,一辯解魏征馬上就拿堯舜禹湯和商紂王周幽王反復對比,氣的李世民摔了十幾匹精致的玉馬,見到魏征就躲著。
但是耳根子不清靜的李世民絕逼不是最艱苦的人,而是被他委以重任的軍神李靖。雖說身體健朗可終究是六十歲的人,一路舟車勞頓趕到廣州,忍受著南方悶熱潮濕的氣候,命已經丟了半條,在馮盎哪住了幾天,好不容易感覺有點適應了,便帶著人馬駕著大船一頭扎進海里,在海上吐了半個多月的他,已經開始懷疑李世民是不是想這么把自己折騰死。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