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戒備,隨時防御朝廷的大軍“興兵問罪”,而對于尋常的百姓卻是并非如何的苛刻。
換句話說,只要是尋常百姓,身上不攜帶什么攻擊性武器,而且又不是成群結隊的結伴進出,一般關上的士兵只是例行公事檢查一番,便會把他們放行通過。
當然,如若是一旦發現什么可疑的人物,那人家把關的士兵也絕對不會如何的太過客氣。
雖然不會嚴格按照戰時管制,進行相應的嚴格處理,甚或是直接處以極刑,但是只要一經被發現有任何圖謀不軌的證據,那么一頓狠狠的鞭笞大餐自然是不會吝嗇的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人家陳天意才根據早先斥候兵和劉琦縣令的綜合信息,決定利用這個所謂的防衛空檔,先行派出了三個小分隊的斥候兵,讓他們換裝成當地百姓混進關去。
要知道人家陳天意的這個“鷂子營”,那可真的堪稱他們秦軍白衣軍團中的絕對精銳,更是號稱“鷂子常勝軍”。
鷂子,俗稱“雀鷹”,堪與鷹隼相比。主要以鳥、昆蟲和鼠類等為食,也捕獵體形稍大的鳥類和野兔、蛇等。
鷂子飛翔時先兩翅快速鼓動飛翔一陣后,接著滑翔,二者交互進行。飛行有力而靈巧,能巧妙的在樹叢間穿行飛翔。
鷂子喜歡從棲處或“伏擊”飛行中捕食。它的的飛行能力很強,速度極快,每小時可達數百公里。飛行有力而靈巧,能巧妙地在樹叢之間穿梭飛翔。
鷂子發現地面上的獵物后,就急飛直下,突然撲向獵物,用銳利的爪捕獵,
然后再飛回棲息的樹上,用爪按住獵獲物,用嘴嘶裂吞食。
鷂子攻擊雞類等體形較大的獵物時,常采取反復進攻的手段,有時第一、二次僅能使獵物受到輕傷或散落一些羽毛,但在多次打擊下,也難免被擊垮,失去抵抗能力,成為鷂子的“盤中餐”。
一句話,鷂子便是兇猛與迅捷的代名詞,更有甚者,它們有時候還要遠比鷹隼更為狡猾和狠辣。
顧名思義,陳天意的這個營既然以“鷂子營”自號,那就足以可見他們這個營的戰斗力是如何的兇悍了。
要知道,人家陳天意“鷂子營”中即便是最尋常的兵卒,那可都是名副其實的鐵血悍卒。他們個個都是他們白衣軍團的精銳不說,最為重要的那還是這些人,可全部都是百戰余生的老兵油子。
另外,有一點非常值得一提,那就是“鷂子營”的兵將個個都有一身極其不俗的身手,最是擅長攀援飛騰。
據說,他們這些人平日里可都是在那種真正意義上的懸崖峭壁上進行訓練,而且大多數的時候還必須是在沒有任何保護前提下的徒手上下訓練。
另據他們白衣軍團的內部傳聞,這個“鷂子營”自從成立之日伊始,他們真正在戰場的消耗,竟然還比不上自己在野外訓練時的意外傷亡。
別的不說,就只是從這一點而言,就可以想象他們這個“鷂子營”究竟是如何的可怕了。
不僅如此,人家“鷂子營”的兵將不僅僅是個個要有一身極其不俗的過硬身手,而且他們平日里還要接受各種所謂的特殊訓練。
換句話說,這個“鷂子營”倒是有點像是近現代的特種兵種,他們除了相應的常規訓練之外,還要額外的掌握各種特殊的生存技能,以適應必要之時的各種環境需求。
就那這一次而言吧,人家陳天意一下子就從自己的手下之中,輕輕松松的挑選出了三十余名擅長各地方言的士兵。
要知道,即便是現在人家界牌關的守軍,對于尋常的百姓并非是太過苛刻,但是那也必須有一個最基本的先決條件。
那就是,除了那些有特別通行證明的人員之外,那便是當地附近的老百姓優先通過了。至于那些可疑的外來人,自然是會被列為嚴格盤查的對象,必須要進行相應的特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