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昊道:“實不相瞞,雖然咱們今日只是匆匆一晤,但是晚輩我卻是受益匪淺。而前輩您,也不過只是‘一念’太過執著而已,實際上前輩所勝在下多多!”
聽到這里,李固猛的一個寒顫,情不自禁的脫口而出:“好一個‘一念’、好一個‘太過執著’,敢情老夫還真的是為之所累了!”
說到這里,他伸手把那柄七星墨劍重新遞到了李天昊的手中,繼續神情寂寥的幽幽說道:“好了,老弟你可以自行離去了,至于你家王爺的事情老朽自會盡力而為。只是,但愿有朝一日,老朽我還能再有幸遇到與你。”
說完之后,他竟然根本不等人家李天昊再做如何的回答,便自己盤腿一坐閉眼入定去了。
見他如此,李天昊自然明白其中的“三味”,只見他再次恭恭敬敬的沖著人家李固微微一拜,一閃身形飄然而去。
就這樣,等到了天明之后,那個天霸果然派人來接他們三人,親自帶他們上金殿面前了天宗小皇帝。
應該是,那位鬼才龐士元和大太監總管李固他們兩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所謂積極作用,反正不管怎么著,最后李天昊他們終于得到了相當滿意的結果。
當日的早朝最后,人家天宗小皇帝當場頒布的詔令,念在秦王宋杰往日功勛和一眾重臣對他的聯名保舉,暫且對他界牌關兵敗的事情不進行相應的嚴肅處理,令其戴罪立功。
敢情到了這里,他秦王宋杰兵敗被俘的事情竟然直接被暗中壓下去了,直接便成了只是單純的界牌關兵敗的情況了。
其實,這也很好理解,要知道他秦王宋杰堂堂一方王侯,他兵敗被俘之事要是真的被堂而皇之的擺到明面上,那事情恐怕可就真的麻煩大了。
至于界牌關上那些被俘的三千人馬,也直接把帳算到了那位劉彥生劉大將軍的頭上,說是他輕敵冒進,以至于打前鋒的三千兵馬兵敗被俘。
如此一來,人家秦王宋杰反而倒是“當機立斷”,在情知自己千里奇襲的計劃一旦破產之后,便立即率軍急速撤退,以避免后面更大的損傷。
好在,現在相應的重要人物都已經知道了秦王宋杰的平安密函一事,自然也就無需擔心后面會有什么大的變故了。
至于當時的那些當事人,無論是他們秦王府自己人,還是楚王府的那些人,恐怕他們肯定早就自己嚴密控制相應的信息,誰也不敢真正的把當時的實情公布出來吧。
這樣如此以來,即便是日后可能會出現一些“小道消息”,恐怕絕大部分的人都會認為那不會只是所謂的“流言蜚語”了。
就這樣,如此一場驚天大事,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后便成了尋常的兵敗,只是令其戴罪立功而已
。
假如,這一切要是就這樣往下自然發展的話,等秦王宋杰平安回到他們秦地的西都城之后,便一切總算是暫且告一段落了。
至于后面的什么“戴罪立功”、什么“奉詔平叛”,那便都是后話了,屆時人家秦王宋杰自己自然也就能夠得心應手的從容處理了。
即便是,再退上幾步,屆時人家秦王宋杰大不了索性大張旗鼓的重兵壓境,象征性的再弄出一點大的動靜來也就是了。
反正,只要盡可能的爭取時間,讓他們楚王府能夠得以真正的把“楚王趙進事件”弄清楚,到時候那便就萬事大吉了。
畢竟,到了那時候,不僅僅是他秦王宋杰,恐怕其他的那些王侯重臣,恐怕也自然會陸續的站到人家楚王府他們那邊了。
如此一來,他們楚王府的實情,自然也就離所謂的云開霧散不遠了,秦王宋杰那邊更是可以得一真正的解脫了。
但是誰曾想,就在李天昊他們高高興興的快馬加鞭回到西都城后,整個秦王府的高層正在那里緊鑼密鼓的準備迎接秦王宋杰他們一行人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