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他們的任務絕非如此,主要是在對方的其他增援人馬趕到之前,他們必須擔負起所謂的殿后人物,掩護郝哲立他們盡快按照原計劃順利突圍出去。
不僅如此,許方達還有一個特別的任務,那就是在順利把對方引入那個大石溝之后,他還必須要緊急的帶著自己的那三百精銳人馬,想辦法伺機跳將出去。
然后再直接繞到對方的身后,屆時想辦法盡可能的狙擊對方后面可能出現的增援人馬,以配合第二波的大石溝伏擊。
最后,便是步飛霆了,他直接帶著一千人馬先行趕往那個大石溝的預設伏擊地點。
一方面,他必須再次確認那片水域的實際情況,先行把郝哲立他們涉水而過的準確位置確定出來。
不僅如此,除了必須的當地可靠向導之外,他們必須還要先行在水中布置下相應的明顯暗記,一方面己方人馬的清楚辨識和順利通過。
當然,另一方面,等這一片的水域能清楚之后,他們除了留下必須的相應人馬之外,其他的大部人馬立即分散開來,在兩岸的樹林之中就地隱藏埋伏下來。
要知道,其實他們這邊也是極其的主要,既不能事先讓對方看出了什么破綻,還必須要在第一時間一下子從兩邊發起猛烈攻擊。
否則,這區區只有兩三米高的河岸,還真就起不到什么太大的阻擋作用。
這要是一旦被人家對方真正的反應過來,并且成功沖上兩邊的河岸之上的話,那么這所謂的絕地伏擊可就真的是不大可能了。
要知道,這一旦對方沖上了兩邊的河岸,那么這所謂的伏擊戰可能瞬間便會變為雙方的遭遇戰了。
如此一來,那么相應的絕對地形優勢,那可就真的是沒有什么太大的意義了。
另外,人家魏嘯天他們回馬嶺那邊肯定也不會就此不管不問,自然也會進行相應的布置。
按照人家魏嘯天的將令,在郝哲立他們正式出發之后,周昌盛的本部人馬也即可往前推進五里地,直接在郝哲立他們回來的路上進行相應的接應。
當然,為什么只讓周昌盛他們往前推進五里路呢,其實這也正是人家魏嘯天他們精心推算的。
要知道,這個距離恰好是最佳的接應位置,因為那里曾經是人家回馬嶺古代的外圍防御陣地。
雖然,現在那些外圍的防御設施大都破敗不堪了,但是還殘存著部分的古城墻,甚至還又幾座依舊可以正常使用的孤立碉樓。
如此一來,只是簡單的狙擊和接應那應該還是勉強可以的,尤其是在回馬嶺四下這一馬平川的平原地形上面。
當然,人家魏嘯天的臨時中軍大帳,肯定是設在了后面的回馬嶺后山之上了。
畢竟,這前面的烏云堡二次設伏,只是他們臨時的一個大膽想法。
實際上,說到底,這后面的真正大戰,應該肯定還是在此間的回馬嶺。
要知道,還是此間具備完整的防御體系,而且相應的重要軍用物資也都是存放在這里。
如此一來,肯定也只有此處才能真正的抵擋住對方的大規模正式進攻,哪怕只是較短時間的戰略抵御呢。
還別說,這接下來的發展,還真的一切正如早先人家郝哲立他們所設想的那樣,一切真的非常順利。
就這樣,一直等到了差不多上午的辰時都快過去了,對方的一支人馬這才真正的趕到了烏云堡的附近。
但是,他們還真就沒有派遣什么大隊的人馬,過來進行處理此間的所謂打掃戰場的相關事宜。
而是,大隊的人馬繼續沿著距離此間足足有兩三里地的官道,正常的向前繼續按部就班的行進。
遠遠地看去,僅僅只是憑借著對方迎風飄展的旗幟,便可以看出這次的先頭部隊應該是不在少數,恐怕至少有一兩萬的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