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就現(xiàn)在而言,人家烏力扎應該才是他們現(xiàn)場的最高主將,主將既然這般的執(zhí)意如此,他們這些人那肯定也只得跟著照辦了。
更何況,現(xiàn)在他們眼見前面的敵軍充其量也就一兩千人而已,如此一來他們的兵力也并不占什么劣勢。
另外,還有一點也非常的重要,那就是他們發(fā)現(xiàn)前面的敵軍還真的并非全是騎兵,至少還有三分之一是常見的步兵。
當然,原本這在人家天朝的軍隊而言,這其實是很正常的。
更有甚者,就算是,他們號稱北疆鐵騎軍團的燕王府黑衣軍團,充其量也就只有勉強半數的騎兵。
至于其它的幾大軍事集團,一般情況下,頂多也就三分之一、甚至比例還要小一些呢。
比如,前文書中所提到過的“南舟楫,西悍勇;北鐵騎,東戰(zhàn)將”,便是最為準確的形容了他們天朝的四大軍事集團的基本特點。
好了,廢話少說,還是書歸正傳。
好在,人家郝哲立他們那些人熟悉這條大石溝的地形,七拐八拐、一路狂奔之下還真就沒有讓對方的烏狄狼兵如何的真正纏住拖住了。
當然,他們這一路之上是不是的四下潰逃的一些步兵,人家后面的烏力扎也不是如何的重視、搭理他們。
要知道,此時的烏力扎一心想著要追上并且痛殲前面的敵軍主力,否則他這一肚子的怒火還真的無法真正的宣泄出來。
如此一來,對于那些四下潰敗竄逃的那些“散兵游勇”,他們自己看不上了,畢竟對方的那個帶頭主將正在前面一路狂奔呢。
但是,他們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剛剛這些四下潰逃的“散兵游勇”,其實正是人家
許方達和那三百最為精銳的親兵衛(wèi)隊。
敢情,這恰恰正是人家許方達和郝哲立他們整體計劃之中的重要一環(huán),為的正是讓這些人四下分散開來,以便真正實施最后關鍵的一步——封門!
就這樣,郝哲立他們一路“倉皇而逃”,終于遠遠的看到了前面的那片水域。
不僅如此,此時兩邊的河岸也是越來越高、越來越陡峭,很多地方差不多都已經到了兩三米、三四米的高度了。
眼見如此,后面緊緊追趕的烏力扎他們頓時心下高興了起來,還真的以為對方這肯定是慌不擇路,竟然自己一頭扎進了所謂的“死地”、“絕地”了呢。
當然,他們現(xiàn)在的這個想法,也并非是沒有任何的依據。
畢竟,現(xiàn)在遠處的官道那邊,人家烏狄狼兵的大隊人馬早就已經在那里向前行軍了。
如此一來,郝哲立他們自然也就不敢再去如何的自投羅網,趕過去白白的送死了,只得如此的“慌不擇路”四下竄逃了。
但是,等真正的到了前面的那片水域之后,烏力扎還真的沒有料想到,前面的郝哲立他們竟然膽敢直接涉水而過,甚至根本不去管什么水深水淺。
好在,這接下來很快就有了相應的結果,人家前面的郝哲立他們千余人馬,竟然還真就大著膽子馳馬進入了前面的那片水域。
不僅如此,更有甚者,人家郝哲立他們還真就在其中并沒有發(fā)生什么較大的意外,很快便順利的走過了這片足足有四五百米的水域。
眼見如此,此時也已經趕到近前的烏力扎,自然不肯就此罷手、放棄追擊。
更何況,他剛剛這是親眼所見,對方正是如此的涉水而過的。
如此說來,既然對方能順利的涉水而過,那自己的手下自然也是可以的。
當然,人家這個烏力扎還真的并非是什么魯莽之輩,否則早在先前夜里烏云堡遇伏之時,他也絕對不會那般的成功逃竄了出去。
就這樣,只見他先是派了少量的人馬,沿著剛才人家郝哲立他們的大致路線試探著往前走了差不多一百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