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結果把自己給撞翻了,手也摔折了,但幸運的是他的努力終究還是起到了作用,將那匹驚馬撞得偏了一點方向,沒有與轎子正面沖撞,險險錯開。
等到轎中人驚魂稍定,走下轎時,婁阿術方才發現……對方根本不是什么佳人,而是一個白發蒼蒼的老太太……
這個老太太正是雷鈞的娘親。
老太太也算一個感恩的人,帶著婁阿術一起去上了香,又帶著一起回了府,讓兒子雷鈞當面道謝。
雷鈞也算是個孝子,便給婁阿術安排了一個校尉的職務。
且說婁阿術找到雷鈞之后,也不敢隱瞞,將與蘭翠花合謀之事詳細告之了雷鈞,并奉上銀子,央求雷鈞幫忙打通府衙的關系。
否則,一旦查明真相,他小命難保。
結果雷鈞卻不敢收這筆燙手的銀子……畢竟他不像王壩旦那樣的捐官,大字不識幾個只知斂財。
如果是普通百姓倒沒什么,關鍵涉及到一個舉人,而且此案還驚動了一幫士子,這萬一鬧大了豈不是把自己也給搭進去?
但又念著這小子畢竟救過母親,于是便想了一個變通之計,直接將婁阿術介紹給知府范桶,然后撒手不管……
這范桶雖不是捐官,但卻是個貪婪之輩。
一聽此案的由來便知發財的機會來了,當即獅子大張口索要五千兩銀子。
婁阿術無奈,只能再次回去找蘭翠花……
蘭翠花不大相信婁阿術,怕他從中克扣,便提出要親自面見知府談。
結果這一去……
婁阿術心里很是憋屈,但也沒辦法,他哪惹得起知府大人?
最終,蘭翠花花了三千兩銀子,總算是擺平了此事,楊重山與白靈被押解到府衙不久便定了罪,判了個秋后處斬。
本以為事情就這樣揭過了,哪知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案情居然會在最后關頭來了個大反轉。
正應了一句老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啪!現在,案情已經水落石出,本官宣判,婁阿術、楊白氏二人罪惡滔天,判斬首之刑,秋后執行。
楊重山、朱白氏乃受人誣陷,本官宣判你二人無罪,當堂釋放。
另,恢復楊重山舉人功名,相關公文待本官回京之后著人辦理……”
除了這些,范桶以及府衙另外兩個協辦此案的官員也被當堂罷了官職收監,待押回京城繼續問審。
包括雷鈞在是一樣,押往京城問審。
雖然他自以為機智沒有收銀子,但明知婁阿術殺人栽贓卻隱瞞不報,反倒還助其瞞天過海,自然也是逃不了干系的。
消息一傳開,一眾百姓無不拍手稱快。
特別是一眾讀書人,更是奔走相告……畢竟,他們中有許多人也為了此案出過一分力。
重要的是,他們心里很清楚,這次之所以能夠打贏這場官司,全靠了一個特殊人物:戍國公顧鳴!
如果不是戍國公一番明察暗訪,又親筆寫下狀紙,杜容輝又怎么可能去告御狀?而且一告就準?
當然,最感激顧鳴的人自然是楊重山與白靈。
楊重山備下厚禮,帶著白靈一起專程去了一趟郭北縣以示感激之情。
之后,有好事者將這樁奇案編成了戲曲、編成了評書,流傳于大街小巷、流傳于鄉野之間,讓更多的百姓知道了這樁奇案,以后其幕后的精彩故事……
不過,這件事對于顧鳴來說,也不過就是人生中的一個小小插曲。
在別人看來,這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件。
但對于顧鳴無非就是舉手之勞,順手而為。
接下來,又進入了一段波瀾不驚的平靜日子,看書、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