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來。
顧鳴的新作《秦時明月》又一次在大燕朝掀起了一股熱潮。
這部作品乃是顧鳴根據前世所看過的一部同名動畫改編而成。
故事的背景乃是諸子百家爭鳴時代。
其中最具代表的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陰陽家、名家、農家、縱橫家、兵家、醫家……
諸子百家爭鳴,乃是華夏歷史上最為璀璨的時候,涌現了不少圣人也或亞圣。
比如孔子、老子、莊子、荀子、孟子、墨子、鬼谷子……等等。
不過其時已是春秋戰國已然走到盡頭,強勢的秦國已經陸陸續續滅了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建立了大秦帝國。
秦王嬴政自認其功績超越了史上的三皇五帝,故而始稱皇帝。
不過,被滅的六國之民心有不甘,紛紛組織起來對抗大秦,故事就此展開……
主角名為荊天明,其父乃是天下赫赫有名的大俠荊軻,真正的身份乃是墨家統領之一。
荊天明的母親麗姬,乃是傾國傾城的美人,與荊軻青梅竹馬,感情十分深厚。
也正是因為她的美貌,結果卻招來橫禍,被秦王擄進了咸陽宮。
麗姬本欲自盡以保清白,結果卻發現……她的肚子里竟然有了荊軻的骨肉。
為了保住孩子,麗姬只能忍辱負重委身,以圖尋找機會出逃。
秦王也算待她不錯,麗姬生下兒子之后,秦王倒也沒有為難她們母子,依然還是寵愛有加。
但,他的寵愛對于麗姬來說卻是一種煎熬。因為麗姬的心里從來都只有一個男人。
如果不是因為兒子,她早就動手刺殺秦王了。
后來,荊軻受燕國太子燕丹之重托,也為了入秦宮救出妻兒,經過一番精心策劃之后,以獻寶為名混入秦宮行刺秦王。
在易水旁,荊軻高聲吟著“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大步而去。
結果,精心策劃的刺殺行動依然還是失敗,荊軻與麗姬雙雙殞于秦宮大殿……
之后,荊軻的知己好友,有劍圣之稱的蓋聶義薄云天,帶著好友之子荊天明在大秦鐵騎的追殺之下一路逃亡……
蓋聶因為傷勢過重而昏迷,之后天明與楚國項氏一族的后人項少羽一行帶著蓋聶來到墨家的一處秘密據點,想要救治蓋聶的傷。
在這里,蓋聶與天明分明遇上了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墨家統領之一,原本出自醫家,有著醫仙之稱的端木蓉,以及燕國太子之女高月公主。
一場朝廷與江湖,以及江湖中各勢力的精彩紛爭慢慢展開……
不過,故事內容雖多,但這本《秦時明月》卻非,而是以一種有別于以往的連環畫方式發售。
顧鳴將這種風格稱之為漫畫。
以前的連環畫畫風偏向于寫實,所配的文字也比較多。
而《秦時明月》的畫風明顯簡潔了許多,人物造型也有了很大的變化,用后世的詞來說就叫做“卡通”化。
這套《秦明明月》漫畫,顧鳴大幅精減了文字內容,有很多圖只有寥寥幾個字,甚至一個字都沒有,而是通過人物的表情也或是場景來表達故事的內容。
其實,以圖敘事早在遠古時期便出現了。
那時候還沒有文字,人們便以畫的方式來記錄一些大事件。
天長日久,慢慢也就形成了象形文字。
顧鳴之所以采用漫畫的方式推出《秦時明月》,一是考慮到百姓的識字率不高,二來,也是想讓文化的傳播方式多樣化。
對于當下里的大環境來說,漫畫相對于常規書籍更加容易普及,更容易讓普通百姓接受。
顧鳴有意精減了大量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