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關,乃是商朝一處戰略要地,孔宣就是這里其中一位總兵。而且嚴格算起來,得是個替補。
如今商朝還屬于蒙昧時期,官僚體系的規矩并不算是太過嚴謹,就像是司天監和欽天監之類的部門功能重疊重復,但也沒人管這個。
孔宣的總兵身份,也處于一種正職和掛職之間。反正平時是沒什么事情需要他管的,所以日子還算逍遙。
作為天地初開第一只孔雀,孔宣是看不上這點俸祿和權勢的。但他需要人族氣運相助,如果能做到丞相之位,達到位極人臣的境界,孔宣感覺自己就可以借助人族皇朝的氣運成為圣人。
那要怎么當上丞相呢?
孔宣作為一個武力值超標但政治數值一般般的猛將,能夠想到的辦法就是熬資歷。反正他能活很多很多年,熬上三五個皇帝,來個五朝老臣差不多能入中樞了吧。
只是朝廷一道旨意讓他跑去跟唐臨打架,原本十拿九穩,結果被準提圣人插手就只能認輸。
這樣一來,功勞沒立到,不被怪罪就算不錯了。
“看來又要多蹉跎幾年。”孔宣暗自感慨。
但等到他回到三山關,馬上就收到部下匯報,有人要見他。孔宣心想,就算是朝廷責難,也不會來得這么快。
仔細一問,來的卻是個道士。
孔宣沉吟片刻,決定見上一見。
等到人來了,孔宣雙目一看,便發現是個法力一般的老道士,可以說是根性不足,修行不到家,因此此生無望成道。不僅如此,這老道士已經七八十歲,怕是沒剩多少年的壽元了。
雖則是個用手指頭就能碾死的對手,但孔宣還是以禮相待。在凡人里面混的日子長了,孔宣也明白一個道理,拳頭大跟升官是沒有什么必然關系的。
多一個朋友多條路,多一個敵人多堵墻,所以對外人還是比較客氣。
上座奉茶之后,孔宣才問道:“道長何來?”
“貧道昆侖山姜尚,字子牙。”這老道士說。
原來正是唐臨苦尋不得的姜子牙,西伯侯算的北海和三山關,也算是有所應驗。
聽到是昆侖山來的,孔宣頓時有點警惕。最近天道變化莫測,孔宣自然有所感應,大概也明白是闡截二教有所爭斗。對于孔宣來說,他只想安穩當他的官,不太愿意參與到兩教之爭里面。
要不是朝廷有命,孔宣都不想跟截教的離火道人作對。就算真要動手,也是點到即止,不敢結下什么太大的仇怨。
一切以成圣為目標,別的麻煩可免則免。
“不知姜道長找孔某所謂何事?”孔宣問道。
“孔將軍,明人不說暗話,天下大劫將起,貧道代表闡教,請將軍助一臂之力。”姜子牙說。
“姜道長,孔某無意參與兩教之爭。”孔宣十分肯定地說。
這話擺明了就是拒絕,但姜子牙卻沒有什么沮喪的表情,因為在下山之前,元始天尊就已經提點過他。想要籠絡孔宣,姜子牙早有計較。
姜子牙拿起茶杯喝了一口,潤了潤嗓才說:“孔將軍乃是天地初開第一只孔雀,如今愿意委屈當一個總兵,無非是想要靠人族氣運成圣而已。但孔將軍難道以為困守三山關就能如愿?汝不曾聽聞,二皇子殷洪已經到了西岐,不日將舉起反旗?
“到時,大戰一起,將軍何去何從?”
“二皇子到了西岐?此事當真?”孔宣驚訝地問。
他的五色神光雖然威力無窮,但對于卜算之術并不精通,此時殷洪到了西岐還是重大的秘密,不算圣人的話,天下人能夠知道這個秘密的不超過十位。
“千真萬確,貧道怎會用這種事情來欺騙將軍。大戰將起,不僅是闡截二教之事,更是天下大事。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