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會這樣?
三人都挺郁悶,倒不是怕過不了湖,鄭光大從另一側石階也是來到這里,右邊那道長廊留下他的氣息,有甘一凡在,完全可以追蹤鄭光大氣息過湖。只是剛剛分開,甭管廣場有沒有找到東西,鄭光大都等于把機會讓給他們,現在又跟在鄭光大屁股后邊過湖,多少都會不得勁。
“跟著走吧,沒什么好糾結的,大不了我們走慢點,過了湖不跟他走一個方向就是。”
也只能這樣了。
三人跟著鄭光大氣息走,沒走多久,眼前出現第一個岔道,三人不約而同停下來,齊齊往右邊岔道看去。
湖面霧氣彌漫,能見度不高,大概也就幾十米距離,而右邊幾十米處出現一座亭子。
三人相視一眼,往亭子走去。
霧氣漸淡,能見度漸高,三人還沒走到亭子就已發現不遠處就是湖岸。
亭子內一張石桌,幾張石椅,沒有其他東西,三人掃了眼幾乎沒有停步,直接上岸。
這是一座島嶼,四面環水,沿岸高低石筍林立,中間一座山,山頂與洞頂連接。三人身前一道石階曲折向上,通往山腰處,距離比較遠,眼下無法判斷石階盡頭是否有洞口。
“我們上山嗎?”甘一凡糾結道。
兩女也糾結,因為鄭光大捷足先登。
“回頭。”一會兒許菀說道,“煉丹房和種植園,還有我們剛剛走過的廣場都足以說明古修數量眾多,類似島嶼肯定不止這一座。”
事實證明許菀判斷正確,三人回頭繼續沿著長廊前行,不久之后又見到一處岔道,岔道盡頭相同有一個石亭,過了石亭又是一座島嶼,島上環境跟之前那座島差不多。
三人再不猶豫,沿曲折石階快步登山。
石階盡頭果然發現一處洞口,只不過時間太過久遠的緣故,洞口已被鐘乳巖封堵大半,難以過人。
不過難不到甘一凡,離火焚燒拓寬洞口,不久之后,三人進入山洞。
洞內空間并不算太大,六七間石屋,幾張石床,能看出來生活痕跡,不過絕大多數物件都已腐敗,保存還算完整的卻都是一些石質器皿。三人找來找去,只找到一件相對有價值的鳳簪,卻不完整,簪頭流蘇剩幾根,鳳凰翅膀也沒了半邊。
至于李紅艷念念不忘的靈石,那是一塊也沒有,甚至這邊修煉環境跟橋頭比起來,靈氣含量也差不了多少。
盡管所得寒酸,三人并不棄壘,第二座島嶼出現完全可以證明繼續沿著長廊下去還會有其他島嶼,他們沒有多做停留,迅速離島返回長廊。
感覺像在和時間賽跑,三人速度飛快,途中幾乎沒有交流,很快便來到第三個岔道,拐過去一看果然還是一座島嶼。
不過這座島嶼環境跟前邊兩座島嶼不同,面積更大一些,島上有兩座山,兩座山上都有洞穴,洞穴內倒是沒有多大不同,一樣是六七個石室,幾張石床,室內擺設大同小異,有價值的東西幾乎沒有。
看看時間,現在已經是早上八點多鐘,甘一凡還好,不怎么累,期間有吃東西,也不餓,兩女很累,不過她們顧不上休息,下了山繼續奔跑。
話說鄭光大在第一座島嶼收獲也不大,他只有一個人,用去的時間比較長,離開第一座島嶼,他也發現第二座島嶼,上島一看,洞穴留有焚燒痕跡,立馬想到甘一凡三人來過,片刻不停回頭就跑。
有趣的是,當他跑到第三個岔道口的時候,甘一凡三人剛從第三座島嶼踏上長廊。
兩邊遇見都是一愣,其實都想問問對方有沒有收獲,結果誰也沒開口。
鄭光大扭頭就跑,吃奶的力氣都用出來了。
甘一凡三人也沒有客套的意思了,在后邊緊追不舍。
終究鄭光大更快一步,往岔道口一拐,氣喘吁吁停下來,大掃帚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