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新的一周開始,也是國際異能大賽開賽的日子。
晨光初顯,海面上霧氣飄搖,吉化島上空的霧氣出現五光十色景象,讓那些負責后勤的特事編外人員嘆為觀止。
由于太多異能者聚集在島上,又幾乎在同一時間修煉,靈氣變化萬千,吉化島上空的霧氣染上多種色彩,難得一見。
旭日東升之際,那些彩色的霧氣變得稀薄,就像是一道道彩虹掛在半空,而隨著氣溫升高,這些彩虹也消失不見。
七點鐘,各國參賽選手全都在廣場集合,沒有載歌載舞的開幕式,有的只是凝重氣氛。
這一場比賽的結果,明面上是各國年輕異能者爭鋒,從而決定一部面向全球普通人播放的影片占比,卻也有著更深層次意義,決定靈氣復蘇時代,哪一個國家將站在世界之巔,主導人類預防不知何時就會到來的劇變。
臺上,是聯合國前年才成立的環境異變部門主官,講述世界環境氣候變化,講述人類對自然造成的影響,以及自然給人類帶來的影響,最后他說“空氣質量變化帶給我們人類影響非常大,諸如在場各國異能年青一代佼佼者,你們是幸運的,空氣質量變化帶給你們生理以及心理上的變化,是有益的,希望你們珍惜自然界賦予你們的能力,用來造福人類。”
這位聯合國環境異變部門主官是華夏人,他用中說完之后,上去一位老外用英語重新講述一遍。
雖然現在世界各地使用中的人越來越多,但畢竟時間還短,不是所有國家都把中列為國際通用語言。
習慣的養成需要時間,或許還要幾年,也可能要十幾甚至幾十年,中才能真正成為國際通用語言。就像貨幣一樣,華夏幣早幾年就已取代美元地位,但也不是所有的國家都使用華夏幣結算國際貿易。
聯合國環境異變部門官員講完,五常國代表發言。
代表華夏發言的正是沈偉力,另外四個常任理事國代表也都是身負異能的官員,這也預示著進入比賽議程。
八點二十,人員退場,進行第一項負重障礙賽前準備。
負重障礙比賽,顧名思義,負重進行障礙跑較量。
不允許使用異能,身體素質綜合較量。
第一輪選拔賽制,每一場十個國家參賽選手進行比賽,取前三名進入下一輪比賽,以此類推,經過幾輪較量,決出前三名。
華夏隊參賽選手是甘一凡和孫利,選拔賽兩人輕松勝出,到了第二輪半決賽,甘一凡依然遙遙領先,順利進入明天舉行的決賽,而孫利沒能進入前三,無緣明天決賽。
當負重障礙賽進入第二輪半決賽的時候,異能賽也開始了,華夏隊由童峰和鄭光大參加。
異能賽比賽方式跟國內賽事差不多,碩大鐵球置于滑道,選手施展異能擊打,用時最短勝出。
唯一的區別,就是鐵球比國內賽事使用的鐵球更大。
比賽規則有一定出入,要經過選拔賽和半決賽,半決賽中位于前三的選手才能進入明日舉行的決賽。
以童峰和鄭光大的異能水平,半決賽進入前三并不難,不過兩人沒有急于表現,特別是童峰,半決賽成績甚至還不如鄭光大,不過也在他們那組排進前三。
比賽的節奏很快,今天一天就能完成負重障礙與異能比拼半決賽,下午五點半結束。
夜里,甘一凡對童峰和鄭光大在比賽中表現表示不理解,在他看來,兩人實力遠不止于此。
童峰說“今天只是半決賽,能保證不被淘汰就行,沒必要全力以赴?!?
“萬一呢?”
“沒有萬一,我們有這個自信?!?
鄭光大接著說“你表現太搶眼,明天要小心一點,可能會被針對?!?
甘一凡愣了一下,狐疑道“他們都追不上我,針對從何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