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余萬許家軍前往臨元這一路,并非就是一路順遂。
其間尾端曾與朝廷的追兵有過兩次相接——
他們一路走著,對身后自然不會全無防備,沿途設下陷阱埋伏,為得便是招呼這些追上來的人。
此過程中對方折損了一名將領,是為秦五親手斬殺,因此軍心大亂。而后大軍又被許家軍設下的陷阱拖住了腳,一時便未有再繼續往前追來,而是選擇在離京三百里處暫時安札下來。使人回京報信,等候朝廷發號施令。
他們此行不過兵馬兩萬,若說追擊圍剿許家軍,無異于天方夜譚——
鎮國公突然叛亂,誰也不知下一步許家軍意欲何為,所謂追擊之舉,實則更該被稱之為防守與威懾。
而于他們而言最重要的,是守住京城。
此時主帥被斬殺,軍心渙散不安之下,眼見許家軍一路往北,反倒是略微松了口氣。
縱然心知這松氣只能是一時的,但至少目前看來,鎮國公暫時無意京師。
這也算是不幸之中的萬幸了……
誰人不知鎮國公脾性剛烈,一旦脾氣上來了什么都敢說都敢做,若對方當真于此時領兵攻打京師,那大慶就真的要一夕之間全亂套了!
縱是如此,消息傳回宮中,卻依舊叫慶明帝氣得病倒了。
守在外殿的大臣們看著太醫們忙碌的身影,焦灼之余,不禁又生出了“皇上這沒用的玩意兒也未免太拖后腿”的心情來。
要他們說,打不過那是必然的,此番不過是試探而已,怎至于還給氣病了……難道皇上出兵之前,竟還想著能一舉殺了鎮國公不成?
——這怕不是在想屁吃!
鎮國公未有立即攻來京城,那便等同京師眼下尚有喘息余地在,皇上不趁此時機抓緊想對策,權衡局面,布防各處,竟還兩眼一閉病倒了!
耽誤議事決策是一條,皇帝病倒的消息一旦傳揚出去,動搖軍心民心又是一條!
若不是太子各方面實在太弱,要他們說這皇帝不救也罷!
說到這個不免更來氣了,政事不行,子嗣也不行……
他們要這皇帝究竟有何用!
當皇帝的不行,做大臣的卻不能撒手不管——
然而夏廷貞一死,百官之中便等同少了最大的壓制,朝中各方勢力并不齊心,為此分歧不斷,爭論不休。
朝堂之上亂作一團,鎮國公謀逆的消息也日漸傳開。
許家軍趕往臨元途中,除了后面朝廷的追兵之外,前方也并非一路暢通無阻。
途經祁城時,便曾遭了阻攔。
然而區區一城一衛兵力,統共不過六千余人,于許家軍面前根本不堪一擊。
當日,祁城的百姓皆為此心驚膽顫。
然許家軍闖過祁城,并不見有片刻停留,既未行搶掠之舉,亦未有占下城池之意,更不曾傷及百姓,而是繼續往前行軍。
回過神來之后的祁城百姓,從起初心驚后的松口氣,竟漸漸莫名有些遺憾……
許家軍并非異族,鎮國公又向來仁厚,多年前隨先皇打天下時,便曾于軍中立下過絕不可傷及欺壓百姓與降兵的軍規——
他們祁城雖比不上隔壁臨元富庶且地勢緊要,但勝在地方夠大,百姓踏實肯干,每年產糧收成那可都是大慶前幾的,鎮國公怎就沒看上呢?
對了……臨元!
祁城知府心頭一震,許家軍離去不久,便立即使人快馬加鞭送信給了好友臨元知府范應,提醒其小心防備應對。
范應收著了信,未有遲疑,當即開始布防。
但不過是徒勞而已。
不過兩日,守在城外的兵馬便已全然潰敗,衛指揮使向青被活捉。
但許家軍并未有像先前途經祁城那般,踏破阻礙之后便繼續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