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恙看向遠(yuǎn)處紅山。
明,清。
此乃二叔一生所求,他愿天地間清明再無不公,然自己又可曾做到了真正的清明二字?
而二叔今后于此處長眠,不是吳家庶子,不是寶慶帝姬之子,就只是明清居士,或也可真正沉下心來,靜思這清明之道了。
此處距寧陽城不過數(shù)十里,若二叔哪日想通了,明朗了,也能回家看一看。
吳安將一壺清酒緩緩傾倒于墓前。
耳邊山空鳥鳴,水聲清幽。
置身其間,使人心神安寧,仿佛遠(yuǎn)離了塵世喧囂。
再有些時日,冬日雪白山頭,應(yīng)是一番好景。
春來復(fù)蘇,萬物催醒青山。
夏日有綠竹成蔭,彩蝶漫山,或還有山中的野花貓守在淺溪邊等著撈一尾魚上來。
吳恙眼前仿佛閃過四季景色,腦子里也蹦出了一個想法來——的確是個好地方,待何時得了空,他也要替自己和昭昭好好挑一處,作為百年之后所用。
當(dāng)然,主要還得是昭昭喜歡。
得尋個機會問一問昭昭的意見。
他這廂合計得甚好,然而轉(zhuǎn)念一想,突然就記起了昭昭曾同他說過,許家二叔因為給自己挑墓地而被許老爺子訓(xùn)斥的事情……
須得知道,那且還是許二叔,挑且挑了。
若叫老爺子知曉了他竟要給昭昭挑墓地,估摸著是要被打死的……
如此一想,無論是從哪方面看,的確都多少沾了些不吉利……
是以,這念頭只在少年腦中一閃而過,很快便被掐滅了。
回府之后,吳恙進了書房,坐下便提筆寫信。
這封信一寫便是半個時辰余。
“交給歲江,使人盡快送出去。”親手封上蠟油后,吳恙將信交給了阿圓。
阿圓應(yīng)聲“是”,接過來這么一捏——
還是這熟悉地話本子般的厚度……
無需多問,這必然就是給許姑娘的了。
信很快送了出去,抵達臨元時,已是十日后。
如今局面混亂,路上難免要多費些功夫。
臨元城中,許明意剛從府衙回到宅內(nèi),阿葵便將信捧到了她跟前“姑娘,自寧陽送來的書信。”
許明意接過來,還未曾坐下,便迫不及待地打開了。
她邊將信紙展開,邊在窗邊的梳背椅中坐了下來。
午后的暖陽透過窗欞灑在女孩子手指間與信紙之上。
信中,吳恙提及了寧陽城那一戰(zhàn)。
此戰(zhàn)他贏得很漂亮,山中送勸降書的事跡也傳開了,早在這封信送來之前她就已有耳聞。
但聽來的多少與實情有些出入,遠(yuǎn)不及他信中所述這般細(xì)致。
除此之外,他還細(xì)說了吳氏族中內(nèi)賊之事。
這也是她最關(guān)心的事情——事實上,定南王與吳恙假死的計劃,在動身離開臨元之前便定下了,她也是知曉的。
因著這個緣故,當(dāng)時吳恙他們出事的消息傳開之后,因她的反應(yīng)不夠悲痛,明時還曾痛斥她太過薄情來著……最終還是她將內(nèi)情提前與男孩子悄悄說明,這才得以洗脫了薄情郎與天下女子皆薄幸的污名。
做下了這場假死的局,便是為了引出內(nèi)奸,肅清吳家內(nèi)里。
吳恙當(dāng)初曾懷疑內(nèi)奸就在兩人之中,而當(dāng)下得出的結(jié)論,卻是這兩人皆不干凈……
其中一人,是他的二叔。
吳家二老爺吳景令……
縱然她前世在定南王府并未待上太久,又兼終日昏昏沉沉,卻也知曉吳恙同他的這位二叔感情甚好,真真正正情同父子。
可就是這個被他當(dāng)作父親一般敬愛的人,卻先后密謀要殺他兩次……
在知曉真相之時,他是怎樣的一番心情?
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