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了官,那就得做事。多大的官,就要做多大的事。
程遠志突然想起當時出發洛陽的時候,還給劉備、張飛和關羽三兄弟下了任務的,眼下正好,先封了官,下一刻就進行政績考察,簡直是完美。
為了提振眾將的志氣,程遠志氣運丹田,猛地暴喝道:
“本刺史給的官職,你們要不要?要就謝恩,逢年過節,該往本刺史府上送多少錢財,要準時足數,不得有誤。否則小心你們的官職,本刺史給你們擼了。”
“不要更好,本刺史還能拿去賣,換點錢。明天就去郡城里張榜貼告,要向洛陽學習,開始賣官收錢。人家洛陽的繁華,不是沒有道理的。這些先進的經驗,你們就是不學,學了不用。”
劉備沒想到從程遠志手上得到的官職,同樣得按時上貢,這比自己去洛陽買官,還要黑。但劉備不敢不答應,再猶豫片刻,別說封官了,怕是還要挨鞭子,趕緊躬身謝道:
“多謝刺史。末將替二弟三弟多謝刺史,我等定當盡忠職守,為刺史立下汗馬功勞。”反正是什么將軍,先答應下來,至少會有俸祿了。頂多,到時拿俸祿原數奉還給程遠志就是了。
這個態度才對嘛。
程遠志點了點頭,開始進行政績考察,享受一下天子般的待遇,將剛啃完的羊腿骨當成傳國玉璽,抄起往桌上就是狠狠一砸,喝道:
“好!本刺史且問你們三位將軍,本刺史去洛陽之前,曾讓你們做什么事情?可曾做到?說,快說。到底本刺史的百姓有沒有吃飽飯?城內是否有五萬精兵,整裝待發?”
“哼哼,要是沒有,大膽,你們該當何罪?今天要是不給本刺史一個交代,莫怪本刺史斬了你們。溫酒斬昏官,哈哈,本刺史肯定會名載史冊,流傳千古的?!?
程遠志可不是開玩笑,要是劉備、關羽和張飛占著茅坑沒成果,那程遠志不介意斬了換人。城內的百姓,那就是程遠志的軍隊,遠遠比詔書給的刺史官職重要多了。
這種反轉,劉備心里就跟吃了黃蓮一樣,苦得膽汁都黃了,程遠志真是開口就來,當初以為程遠志就是說說而已,想不到程遠志還較真了,可笑。
莫說是廣陽郡了,就算是幽州的郡城核心,涿郡也沒有這么多的兵馬,五萬精兵,鬧呢。
至于讓百姓吃飽飯,更是瞎扯,有糧就有飯,城內的糧草連十日都不夠用,還怎么讓城內百姓放開肚子,吃到飽為止。
可惜,程遠志只顧著發號施令,可不管劉備、關羽和張飛是怎么實現的,頗有上面一根針,下面千條線,哪怕是纏成鍋里的面線,那也不管。
動不動就要斬殺,劉備皺著眉,苦著臉,不得不叫屈道:
“刺史,末將三兄弟,自從刺史走后,盡心盡職,日夜都不敢多睡,勤政愛民,操練兵馬,如今廣陽城內的景象,和我們當初剛進城的時候,已是好了十倍都不止。然而,刺史想要的百姓吃飽和五萬精兵,末將等是真的做不到啊,沒有糧草,沒有青壯,到哪弄得了這些?還請刺史寬恕,寬限一些時日,讓末將等戴罪立功,彌補過錯?!?
挨打就要站正。
既然程遠志之前有吩咐,做不到,的確有錯。有官職在身,便有責任牽掛。現在推脫再多,反倒成了小人。
程遠志一聽,內心不禁嘀咕起來:
“這劉備,格局太小了。難怪賣草鞋的生意做不大,發不了家,思維太固化了。沒糧,就去買嘛,沒人就去拉,沒錢就去借呀。光盯著手頭的東西,肯定怎么搞都不行,難道還能治理出花來?”
好歹是自己的手下,程遠志覺得該操心指點的,還是要教育一下,順手拿起酒杯就往劉備的頭上砸去,怒道:
“沒糧草,你就讓本刺史的百姓餓肚子嗎?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