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遠志鞭打得心情舒暢,打人和運動一樣,堅持久了,就會有一種滿足感,眼看公孫瓚被鞭抽得毫無當初風采,程遠志才收回了馬鞭,笑道:
“公孫小兒,本刺史給你一個機會,你可得考慮好了,要是答錯,下一次抽來的可不是本刺史的馬鞭,而是云長的大刀了。聽好了,本刺史要涿郡,你降還是不降?”
公孫瓚拼命地給劉備使眼色,想讓劉備出來替公孫瓚求情,可劉備卻躲到程遠志身后,假裝是個普通的親兵侍衛。公孫瓚心下無奈,瞅了瞅關羽手里的那把青龍偃月刀,刀身大得能照出關羽整張紅臉,公孫瓚剎那之間慫了。
這大刀劈來,還不得給斬成兩段,來個身首異處。
“本將率領...”公孫瓚忍著疼痛,臉上的鮮血也顧不上擦了,為了小命,拱手抱拳說道。
啪!
馬鞭再一次打斷了公孫瓚,抽在了公孫瓚的手上,疼得公孫瓚猛地松開了手。
公孫瓚心里無限地吐槽,暗自吶喊罵道:
“你丫的,明明是你問我,讓我投降,可你倒是讓我把話說完啊。”
啪!啪!
公孫瓚略有猶豫,程遠志的馬鞭就像陰天豆大的雨滴,嘩啦啦地落下。
再鞭打下去,公孫瓚就要給鞭死了,公孫瓚生怕死了,怕也難逃程遠志的毒手,說不定還會被拉出來鞭尸。
公孫瓚趕緊后退了一步,急急地求降道:
“本將率領白馬義從投...”
程遠志知道公孫瓚這是想投降了,公孫瓚再不投降,程遠志都得降了,實在是抽不下去了,抽得手都起泡了,馬鞭磨得生疼。
瞅見公孫瓚居然敢躲,還主動退了一步,程遠志隨手就將馬鞭甩了出去,完成最后一次鞭打。
啪!準確命中!
這一次馬鞭抽了過去,正好鞭中了公孫瓚的嘴,公孫瓚的雙唇一下子就變成了兩根烤紅的火腿腸,橫掛在嘴上。
公孫瓚急了,這刺史分明是得寸進尺,一點不饒人,投降說慢了點,就得遭受這么多的罪,說不定下一秒真的會將關羽的青龍偃月刀砸過來,公孫瓚心里緊張,害怕地哭道:
“降,降了。”公孫瓚不敢多說了,多說多錯,說對就行了,說對了比什么都重要。
果然,公孫瓚蒙對了。后續的馬鞭沒有襲來了,畢竟程遠志的馬鞭都扔出來了。
程遠志哈哈大笑,縱馬近前一步,看著落魄的公孫瓚,笑道:
“哈哈,伯圭,早點說嘛。早點投降,咱們早就是兄弟了。對了,伯圭,別傻愣著了,你倒是回過頭看看啊,快下令讓白馬義從原地投降,不要圍過來,本刺史有密集恐懼癥,經不起驚嚇的。”
公孫瓚摔落,被敵軍所生擒,白馬義從當然不肯罷休,開始紛紛地圍攻過來,想包圍程遠志的兵馬,救出公孫瓚。
感動啊!公孫瓚的眼花都流淌出來了,這些白馬義從明知公孫瓚此時就在敵軍里面,居然不撤兵固守城池,想辦法贖人,還圍攻過來。
這分明是盼著公孫瓚早死嘛,萬一激怒了程遠志,那公孫瓚妥妥地人頭落地,被拿去祭軍旗了。
公孫瓚后悔了,回想起以往對白馬義從的好,都喂了狗,心里一片荒涼,空落落的。
公孫瓚可不想死,還是嘗試著號令白馬義從,不然等白馬義從真的圍過來了,混戰之中,就沒人將公孫瓚當一回事了。
將身后的白袍一手扯下,拿在白袍的兩角,拼命地左右甩動白袍,大風將白袍吹起,就像豎起一支飄揚的白旗。
公孫瓚舉白旗了。
這是公孫瓚當初給白馬義從定下來的規則,一旦有軍兵揚起白袍,說明事不可為,急需撤退。見白袍,如見軍令,當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