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猛虎之稱,其核心不在于虎,而在于猛!暴雨狂風般的猛。
孫堅帶著麾下武將,不顧各路諸候異樣的目光,提前起身,離開了討董大會,出了軍帳直奔汜水關,揚長而去。
孫堅一走,十八路諸候自然冷了場,既然程遠志都劃下道來了,誰先破關,誰就是盟主,那也沒有繼續說下去的必要了。
于是,各路諸候皆紛紛離座,徐徐而退,各引兵馬跑到汜水關之下,打算看一波好戲,看江東猛虎孫堅和西涼惡狼董卓之間的第一場大戰。
虎狼之爭,誰勝誰負!
程遠志對于先攻虎牢關,還是汜水關,并沒覺得有何不妥,反正都得破關,直取京城洛陽,在虎牢關或汜水關沒破之前,沒必要和各路諸候內訌、堵氣,強拉仇恨的話,過于不智。
京城洛陽,皇宮之內。
董卓很生氣,最近的日子過得鬧心,好不容易在皇宮里面享受了幾天,結果就到處傳來壞消息。
以前在西涼的時候,苦日子過慣了,每天除了殺人,就是殺人,現在進了洛陽的皇宮,董卓總算明白了,這才是真正向往的生活。
偏偏有人不想讓董卓好過,想來討董,一來還是十八路諸候,竟然還比整個大漢十三州都要多。
尤其里面還有不少諸候的官職,當初是董卓入駐洛陽,想收攏人心,大肆封賞的,現在卻高舉大旗要來反董,悔得董卓想狠抽自己的胖臉。
識人不明,所用非人哪!
但幺蛾子捅出來了,總要收拾好爛攤子。
“文優、偉恭、文和,你們說說該怎么辦?本太師好心提拔,重用這些人,沒想到這些逆國反賊,居然聯手想要來對付本太師,如今已是屯兵于虎牢關和汜水關之外了,再不打殺了,恐怕不日就會兵進洛陽,危及本太師。”
董卓掃了一視殿前站著的文臣武將,發現武將太多了,但不堪一用,都是莽夫,而謀士只有三人,分別為李儒、李肅和賈詡,至于武將,那就多了。
西涼之風,逞強好勇,活下來的人,基本皆可為將。
三個謀士是文臣,后面就是一大票的武將了。
有華雄,李傕,郭汜,樊稠,張濟,牛輔,胡軫,李蒙、王方、楊定、段煨、徐榮,以及新投董卓的呂布。
站在呂布身后的是呂布心腹大將高順,高順善于練兵,還創建了陷陣營,此外呂布麾下尚有八健將,分別為:張遼、臧霸、郝萌、曹性、成廉,魏續、宋憲、侯成。
殿內滿滿的人頭,卻全是武將,沒幾個堪用的謀士,董卓不禁一陣頭痛,這天下的有識之士,都知董卓是良家子,成不了氣候,誰會自甘折節,前來投奔董卓啊。
最主要的是董卓不懂得收攏人心,權衡利弊,任由手下的文臣武將拉幫結伙,打壓異己。
雖說同為董卓麾下,但身份不同,其中謀士李儒、大將李傕、牛輔都是董卓認的準女婿,董卓的女兒只有一個長大成人,名喚董玉,另外尚未成年的有董召和董媛。董卓為了得李儒和李傕相助,承諾打下天下之后,就將女兒嫁給李儒等人,此外,呂布則是董卓新收下的義子。
三女婿,一義子!
董卓的手下,有身份之別,更是山頭林立,分為西涼軍和并州軍,兩軍互相排擠,甚至在軍營里大打出手,是常事。西涼軍里面又分為好幾派,以戰功出身的華雄是一派,李傕和牛輔自居為董卓女婿,各占一派。
然而,董卓知道麾下文臣武將復雜,但從來不理,去和一群糙老爺們說這說那,還不如待在皇宮內,和小宮女打情罵俏呢。
被董卓點名,李儒身為女婿,李肅和賈詡只是純粹的謀士,但李儒卻看上了董卓家里的大女兒董玉,自然得助董卓奪權,鎮壓天下諸候,李儒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