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華雄曾在京城洛陽皇宮之內,聽董卓發(fā)脾氣說,宮內的傳國玉璽被張讓等人給玩脫了,消失不見了,傳國玉璽下落不明,不然被何人所得。宮內兩個太后都指摘可能被孫堅所盜,只是苦無證據(jù)。
如今孫堅居然帶兵前來攻打汜水關,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只要生擒下孫堅,到時一番嚴刑審問之下,自然就能水落真相,得知傳國玉璽到底在不在孫堅的手里。
“孫堅,該投降的人是你,本將不殺你,你若識相,隨本將到太師面前,將傳國玉璽交出來,說不定太師還能看在傳國玉璽的份上,饒你一命,給你封官賞祿。”
華雄先詐一詐孫堅,看看孫堅會不會一時說漏嘴,將傳國玉璽的下落說出來,畢竟殺一個孫堅容易,但找出傳國玉璽就難了。
二十萬西涼鐵騎在京城洛陽整整搜了半個月,傳國玉璽沒搜查出來,倒是錢財搜出了不少,發(fā)了一筆小橫財。
孫堅一聽到傳國玉璽就怒了,孫堅已是形成了條件反射,只要有人提起傳國玉璽,就會暴怒,潛意識地和傳國玉璽撇開關系。在孫堅軍內,傳國玉璽可是禁語,不得任何一人提起。
要是華雄不提傳國玉璽,那還好,華雄哪壺不開提哪壺,孫堅可就沒有理由放過華雄了。
“逆賊,速來受死?!睂O堅將古錠刀的刀尖對準華雄,縱馬殺了過去。
華雄已生擒了鮑忠,汜水關兵將的士氣大振,倒是不急于斬殺孫堅了,只想生擒,俘虜孫堅回去,呈給太師董卓,少不了得一番獎賞。
孫堅就不同了,雖說汜水關比虎牢關好攻多了,但要能陣前斬將,那就爽歪歪了,只要將華雄斬殺于此,那汜水關的守兵自然知道孫堅的勇猛,又失了主將,肯定會樹倒猻孫散,紛紛棄關而逃的。
華雄懶得和孫堅扯太多,大刀揮起,直接劈斬了下來。
孫堅的古錠刀比華雄的大刀短一些,但好在孫堅的打法和華雄差不多,都是采取強攻猛打,以一刀接一刀的急勢,打到對方武將脫力,或者一時不慎被一刀斬死。
孫堅看到華雄出刀,猛地發(fā)力,后發(fā)先至,同樣劈出了古錠刀。
兩刀在空中相遇,刀鋒相碰,爆發(fā)出了陣陣火花,響起了金屬碰撞聲,威震于耳。
互相交手,華雄和孫堅都知道各自遇到硬茬子,彼此作為對手,想要拿下對方,沒那么容易了,大概得打一場消耗戰(zhàn)了,尤其是用大刀的武將,拼到最后,考驗的全是氣力。
力弱者則敗,死!
“再吃我華雄一刀!”華雄的第一刀被孫堅的古錠刀給拼掉了,心頭大怒,身為西涼的第一猛將,華雄自認除了打不過呂布之外,還沒人在武力上是華雄的對手。
華雄拼命地揮出大刀,瞬間就斬了四五次,然而孫堅同樣出刀,以力換力,將古錠刀斬出,與華雄的大刀互砍,以命廝殺。
孫堅越打越吃驚,這華雄不愧是西涼的猛將,要不是孫堅的氣力如虎,刀勢迅猛,恐怕今天還真得折在汜水關這兒。
孫堅和華雄打得你來我往,沒一會兒,兩人就斗了上百回合,仍是不見勢竭力弱。
兩軍主將,勢均力敵,廝殺纏斗起來,其他人可沒閑著。
尤其是孫堅的身后,還有四員大將呢。
除了祖茂祖大榮,留守在孫堅的附近,隨時準備接應孫堅,甚至是以身換命,救下孫堅,其他人都沖殺了出去。
黃蓋繞過孫堅和華雄,直沖汜水關中路,程普則攻汜水關的左側,韓當帶著兵馬,攻打汜水關的右側,一時之間,三路兵馬,聲勢浩大地攻打起了汜水關。
站在汜水關城墻上的副將李榷一雙鷹眼看著城門之外,華雄和孫堅斗得正酣,殺出了火氣,不禁冷哼了一聲,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