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榷覺得自己倒霉透了,當了華雄的副將,這華雄還這么愛出風頭,這下就糟糕了。
整個汜水關滿打滿算,不到五千兵馬,沒錯,一開始是有五千兵馬的,但程遠志和孫堅兩軍齊至,汜水關的守兵就有人偷偷潛逃了。
守兵能逃,李榷卻不能逃,只能死守汜水關,希望能夠撐到華雄回來為止。
“放箭,放箭!全部人不得有半點停歇,都給本將放箭,扔下滾石,桐油,橫木,所有的防守城墻之物,皆給本將砸下去,快,快!要是讓賊軍攻上來了,本將第一個殺了你們。”
李榷拔出利劍,站在城墻上開始拼命督戰,免得這些守兵看到城下數萬兵馬,直接慫了膽子,手腳無力,不敢釋放出弓箭,少了往日的水準和鎮定。
孫堅很謹慎,帶著四員大將,緩緩地靠近汜水關,來之前在路上,孫堅聲情并茂地向程遠志介紹了汜水關的險峻,汜水關的守兵至少有三萬以上,一攻汜水關就會箭云如雨。
然而,這一次孫堅有些失算了,哪怕孫堅的速度放得極慢了,汜水關里射出來的弓箭依然很少,不如上次的十分之一。
“本將乃江東猛虎孫堅,誰敢出來一戰?華雄,出來吧,別躲在城墻里等孫子了,本將早就看破你的伏兵了。哼,華雄,出來一戰,上回沒能戰得痛快,這一次本將定當斬下你的狗頭。”
孫堅心想這華雄還真是智將,會在大軍臨城的時候刻意藏拙,不但不露面,就連實力都暫時隱藏了起來。
高手!
肯定是想等孫堅和程遠志的人靠近一些,甚至是開始攀爬城墻,才全力出擊,給程遠志和孫堅一個沉痛的教訓。
李榷聽到孫堅的喊話,內心苦澀,李榷也好想華雄能出來,問題是華雄踏馬的領兵出關去了,沒在汜水關啊。
要是華雄還在汜水關,西涼鐵騎的主力仍在汜水關,李榷不至于這么慌,慌得快成翔了。
“殺!都給我殺!西涼鐵騎聽著,將腰間的箭壺全部射光,然后開始搬運滾石,橫木,砸死賊軍。但凡有爬上來的反賊,就用你們的大刀將他們統統砍死。殺一人,賞十金;賞一將,給封候!殺!”
李榷干脆不搭理孫堅,身為汜水關里唯一的大將,真要去和孫堅比武斗將,不說武藝能不能壓得過孫堅,汜水關肯定會亂成一套,沒人指揮。
說不定,汜水關的守兵一看大將都脫身不了,被孫堅給纏上了,早就棄了兵器,獨自潛逃了。
孫堅大怒,上回來攻汜水關,華雄還像模像樣的,帶兵出來對戰,現在都攻到城墻上了,華雄還能忍著,按兵不動,氣煞孫堅也。
孫堅直接放棄了汜水關的守兵雜魚,直接往汜水關的城墻攀去。
想破汜水關,要么撞破城門,破門而入,要么沖上城墻,斬將奪旗,僅此而已,再無他路。
孫堅的兵馬太少,選擇破門的話,就會成為靶子,到時李榷肯定讓城墻上的守兵對準孫堅軍攢射,這樣孫堅就虧了,幾波箭雨過后,孫堅就算破開大門,手里的兵馬也所剩無幾了,還不如選擇從城墻上破關。
程遠志看著孫堅果真如一頭猛虎,左騰右閃,已是快沖到城墻之下了,孫堅的四員大將皆跟在孫堅附近,替孫堅拾漏補缺,帶著兵馬前去攻城。
程遠志和孫堅攜手來攻汜水關,當然不會將孫堅給賣了,不然往后誰還敢和程遠志當盟友啊。
“伯圭,文臺一馬當先,帶著大將攻打城墻,你率領白馬義從,奔襲到城墻之下,朝汜水關的守兵放箭,給文臺火力掩護。子龍和惡來,你們也跟在孫堅后面,爬上城墻,把敵將擒來,如若事不可為,切記小心,注意安全。云長,翼德,你們率領漢巾軍前去破門,至于龍威軍,就暫時由奉孝和玄德統領,負責守護大軍的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