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遠志和孫堅兩人聯手來攻汜水關,諸候大軍并不看好,這回孫堅打算回去諸候大軍那邊就是了。
諸候大軍選擇主攻虎牢關,虎牢關極險,又高又大,拿下虎牢關才能盡顯實力,且虎牢關離京城洛陽又近,關路又大,適合大軍前行。
最為主要的是諸候大軍打探到現在的虎牢關里面,兵馬雖多,但也有賊首董卓在虎牢關,一旦攻下虎牢關,生擒了董卓,那討董的大功就全得手了,到時這大漢天下還不得任其縱橫叱咤。
孫堅一走,程遠志總算有心思慢慢來處理汜水關的事情了,不然有孫堅在旁邊看著,程遠志總覺得不妥,生怕一時不慎就被孫堅給算計了,落得個竹竿打水一場空。
程遠志掃了一眼汜水關的賊將一眼,問道:
“這位將軍該怎么稱呼呀?投不投降本司空?。恳遣唤档脑?,那本司空就懶得廢話了,來人,把這賊將給我斬了,掛在城墻之上。畢竟本司空也忙嘛,可沒空慢慢招攬你,費事。你看到了,本司空麾下的武將,個個百里挑一,千金難找,可不愁你這個小小的賊將?!?
程遠志滿面笑容地看著李榷,看得李榷一身的冷汗,生怕回答得令程遠志不滿意,瞬間就被程遠志下令給斬首了,用來威懾董卓軍。
其實,西涼眾將雖說臣服于董卓,但并不是認董卓為主,更像是合伙人,以董卓為老大,各自帶著兵馬入伙,因此李榷對于董卓的忠誠度并不高,董卓對李榷的信任同樣不多,不然彼此之間也不會搞個什么準女婿的關系,用來維持表面上的合作。
董卓真要覺得李榷是可造之材,早就將女兒真正嫁給李榷了,哪有掛著一個準女婿,就想讓李榷賣命的,況且李榷已經被趙云生擒,相比之下,李榷覺得自己的小命要比效忠董卓來得重要。
聽到程遠志的問話,李榷知道至少還能投降程遠志,不敢有任何猶豫,李榷趕緊高聲呼道:
“司空,榷愿降,末將姓李,名榷表字為稚然,司空喚吾為稚然即可。榷早就尋思著另投明主了,今日得遇司空,深感司空的胸懷和抱負,愿意認司空為主公,懇求司空能夠收下榷,讓榷能在帳前聽用,為司空效力效忠?!?
李榷沒得選,為了保命,認程遠志為主公,那也是不得已之策,況且跟著程遠志,將來的前途未必就會比在董卓那邊來得差,好歹在程遠志這邊,武將能夠得到重用和尊重,不像董卓那兒,只會拿鼻孔示人,渾然不將眾將放在眼里。
整日只懂得飲酒作樂的董卓哪里會看視像李榷這樣的人,若不是李榷當初在西涼,有一支兵馬,數量不菲,董卓估計連看一眼李榷都不會。
西涼尚武,除了個人勇武之外,就看所屬的勢力高低,沒有實力,想在西涼混,根本就吃不開。
程遠志笑了,既然李榷愿意投降,那就省了一大堆事,畢竟有了李榷,鎮守汜水關就容易多了,李榷身為汜水關的守將,對汜水關肯定了如指掌,一旦成功招攬了李榷,李榷還能順便招攬那些汜水關守兵,一舉多得。
汜水關是拿下了,并不代表能夠高枕無憂,程遠志知道現在就是和時間賽跑,倘若董卓或華雄得知汜水關已經淪陷,自然會大起刀兵,揮軍引兵前來奪回汜水關,到時汜水關做的準備越充足,就越穩固,不愁會被董卓和華雄攻破。
“哈哈,不打不相識,子龍,快將銀槍收起來,莫要不慎傷到李將軍了。本司空得李將軍,如魚得水,如虎添翼啊,有李將軍相助本司空,那這汜水關定將固若金湯,穩如泰山了?!?
程遠志趕緊給趙云打個眼色,讓趙云移開李榷喉嚨之前的銀槍,免得嚇到了李榷,讓李榷無法情緒穩定地幫程遠志守城。
程遠志并不愁李榷會兩面三刀,像呂布一樣背叛程遠志,任何一個武將或謀士,只要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