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之前在虎牢關,諸候聯軍里同樣有袁紹和袁術兩人,結果這兩人逃得比兔子都快,沒誰能比得上。現在少了那么多的諸候大軍,牛輔收拾袁紹和袁術,那還不是手到擒來。
事實上,一開始的確如牛輔所想,牛輔的西涼鐵騎一到,立即就給了袁紹和袁術一個當頭棒喝,痛打袁紹和袁術兩人的大軍。
“本將奉司空之命,前來相助兩位將軍,還望兩位將軍各率其部,與本將互相配合,擊敗牛輔軍,斬殺賊將牛輔。”
公孫瓚手提彎刀,遠遠地給袁紹和袁術打了招呼,并非是牛輔的西涼鐵騎不強,而是有袁紹和袁術的步兵大軍擋在前面。
倘若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和牛輔的西涼鐵騎對攻,兩軍交戰,那估計還得五五開,勝負難料。白馬義從是優秀的輕騎兵不假,但西涼鐵騎的射術也不是白搭的。
因此公孫瓚不得不和袁紹、袁術說好,讓袁紹和袁術這兩人心里有個底,別等下一聲招呼不打,直接私自潛逃了,獨留公孫瓚一人來面對牛輔。
這種事,袁紹和袁術又不是沒做過,公孫瓚可不想救了袁紹、袁術,反倒自己的白馬義從陷入了危機,受到西涼鐵騎致命的打擊。
每一個白馬義從,都花費了公孫瓚大量的心血和精力,那都是白花花的錢啊。整個涿郡不計代價,用錢財堆出來的白馬義從,也就這三萬來兵馬,折損一個少一個,公孫瓚心痛白馬義從還來不及,哪會主動替袁紹和袁術擋刀。
“多謝公孫將軍的相助,紹和公路定將為公孫將軍掩護,擋下西涼鐵騎大軍的箭雨,將軍不必有所顧慮,盡管放手施為,斬殺賊將牛輔,覆手之間便可期。”袁紹策馬來到公孫瓚附近,朝著公孫瓚大喊。
公孫瓚生怕袁紹和袁術偷溜了,空留白馬義從獨自面對牛輔的西涼鐵騎,反過來,袁紹同樣和公孫瓚一樣,擔心公孫瓚一言不和,或者內心不爽,率領著白馬義從直接跑了,那袁紹和袁術的大軍可就得被牛輔給包圓了。
步兵哪能打得過騎兵,防守還行,反攻或者逃跑,那就別想了。
因此,袁術可以憑借著袁氏嫡子的身份,不理睬公孫瓚,袁紹可就不行了,好言好語,說不定還能結交公孫瓚,偶爾還能利用公孫瓚一波,多好的美事。
公孫瓚眼看牛輔的西涼鐵騎大亂,全軍毫無軍紀,將士面露惶恐,根本就沒有心情和袁紹敘舊,甚至連搭理袁紹的時間都沒,點了點頭,趕緊帶著白馬義從又給牛輔送了一波箭雨。
真刀實槍的沖上去廝殺,公孫瓚肯定是不干的,白馬義從打的就是輕快,打的就是偷襲,幾輪箭雨給牛輔的西涼鐵騎大軍造成大量的傷害,這就足夠了。
西涼鐵騎大軍,緩緩地被袁紹、袁術和公孫瓚的大軍蠶食,死傷無數,遍地哀嚎。
就在牛輔心灰意冷,越打越絕望的時候,呂布帶著并州軍趕來了。
呂布一馬當先,騎著董卓送的赤兔馬,沖在最前面,身后跟著八健將,在八健將后面就是高順率領的陷陣營,以及并州兵組成的大軍。
一面書寫著“呂”字的將旗,迎風飄揚,高高掛在山野。
由于高順的陷陣營是重騎兵,且高順練兵有成,陷陣營的步伐極其一致,奔跑起來萬騎一聲,引起地面大震。
呂布的到來,引得各路大軍紛紛提心吊膽,所有的主將皆扭頭側目,心頭擔憂,都期盼著來的是自己的援軍,而不是敵軍。
牛輔看到呂布,瞬間欣喜不已,重重地松了一口氣,眼看就要大敗了,結果呂布好像和牛輔心有靈犀一樣,居然趕來了,這呂布簡直就是急時雨,牛輔的大救星。
“溫候,快來救本將,助本將一臂之力,滅了這些反賊,待大軍凱旋,本將自會在太師面前為溫候表功。”雖說平時不太對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