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表子,卻要立牌坊,這就是袁隗,不愿從賊,卻又厚著臉皮,在董卓把持大權的朝堂上為官。這等兩面人,若不是出身袁氏,袁隗還真做不到這般隱忍。
董卓早就知道袁隗和曹操無關,畢竟四世三公的袁氏怎么可能會跟宦官之后廝混在一起,為了名聲,袁隗哪怕暗中看好曹操,也不會與曹操勾結。
事實上,曹操在袁氏眾人眼里,那就是個混子,不值得結交,否則像曹操這種后起之秀,袁氏早已將曹操收為門生了,而不是故意疏遠。
除了袁紹這個庶子,為了拉攏一切可利用的力量,來抗衡袁術,才會和曹操親近一些,但也是互相合作的關系,彼此面和心不和。
“哼,袁太傅,本太師知道你與行刺本太師的賊人曹操無關,但......難道你就沒有罪了么?可不見得,你私通外敵,這事絕對是鐵錘。若沒有你通風報信,你那侄子袁紹袁本初豈有膽量率兵來犯京城洛陽,將本太師的二十萬西涼鐵騎視若無物,本太師說你謀逆,那你就是真的謀逆,你還有什么話說?”
董卓強詞奪理,然而朝堂眾官生怕被袁隗所牽連,皆不敢為袁隗有所陳辯。略略一想,其實董卓所說的不無道理,袁隗和袁紹、袁術等人出身袁氏,要說不是一條心的,誰都不信。
因此不管袁隗之前有沒有勾結通敵,都難以保證袁隗以后不會和袁紹等人里應外合,尤其是洛陽城的戰事一起,打得如火如荼的時候,誰還顧得上袁隗,萬一袁隗鐵了心,趁著董卓不在意,直接替袁紹等人打開城門,迎敵入城,也不出奇。
董卓這是為了防范于未然,先清理內患了。
袁隗沒想到董卓這人喜怒無常,如今指著曹操行刺一事,借題發揮,暗諷袁隗私通袁紹,要將袁氏在洛陽城內的根基拔掉,袁隗頓時怒氣沖冠,又驚又慌,一改往日的文靜高雅,胡須炸揚,扯著一把玉板,拼命地反駁罵道:
“董卓,欲加之罪,何患無詞。本太傅一心忠君,正直無二,豈有私通外敵之過,你這是含血噴人,信口開河,你根本就沒有證據,就想陷害忠良,公報私仇,本太傅不服。”
殿前的武士已經來到袁隗,開始架起袁隗,將袁隗往殿外一拖,準備拉去行刑。
原本董卓沒打算自己動手,打算交給武士殺了袁隗就是了,然而袁隗過于聒躁,完全一幅自找死路的樣子。
董卓怒了,董卓殺人何須尋找理由和借口,一生行事,全由自身喜好厭惡,更不需要向袁隗這等老頭解釋,于是董卓擺了擺手,制止了武士將袁隗拉下去。
“袁太傅,本太師尚且尊稱你一聲袁太傅,可你竟然膽敢直呼本太師名諱,理應問斬。你說得對,本太師是沒證據,但你身為袁氏之人,本太師說你私通袁紹,并非空穴來風,但這一切都不重要了,看你身為三公之一,就由本太師親自送你上路吧。來世投胎,希望你能好好認清你的對手和敵人,莫要再像今日一樣,因為無知自大和不自量力,導致死不瞑目。”
董卓說完,不待袁隗高呼,直接拔出七星刀,迅速地將七星刀刺向袁隗。
被武士按住兩肩,本身又沒多少武藝,且年事已高的袁隗哪里躲閃得及,給董卓的七星刀直刺入心窩,瞬間刀沒進體內,鮮血順著七星刀的星孔狂流。
袁隗心知今天逃不過這一劫了,必須跟董卓劃清界限了,免得這世間的人還真以為袁隗是董卓的爪牙,袁隗的嘴角流淌著鮮血,但袁隗渾然不顧,拼盡全力地喊道:
“董卓老賊,逆國反賊,人人得之而誅之,愿天下有志之士,皆起身反董,救陛下于水深火熱之中,不負皇恩浩蕩,食君俸祿。”
袁隗臨死還要反咬董卓一口,氣得董卓手上的氣力更添三分,將七星刀在袁隗的心窩里一轉,瞬間就將袁隗給絞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