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探得全面的情報,做好萬全準備,貿然大意之間出兵,那和送死沒區別,程遠志可不像董卓那么多兵馬可以大肆揮霍,禍害個不完。
郭嘉拒絕的理由很簡單,曹操此人狡猾如狐,說不定是想拋磚引玉,讓袁紹和程遠志出兵前去引蛇出洞,看看董卓現在的實力如何,少了呂布的相助,董卓也許就此潰敗下了呢,到時樹倒眾人推,討董可就容易了。
郭嘉可不會這么容易被人當槍使,況且還有關鍵的另一個人物沒有出現,那就是:江東猛虎孫堅孫文臺!
孫堅沒動,郭嘉不打算讓程遠志亂動,太危險了。
若是江東猛虎孫堅都栽在了董卓的手里,說明董卓還有底牌,或者背后有高人,以及一些強大的實力沒有顯露出來,此時去攻打董卓,實為不智。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報!司空,軍師,長沙太守孫堅率兵在攻打洛陽城門,洛陽城內似乎也有兵馬在進攻城門,打的旗號似乎是呂布。”傳令兵急急地沖了進來,來到程遠志面前拱手抱拳。
江東猛虎孫堅終于動了。
事實上,孫堅沒料到呂布也會叛變董卓,孫堅只是覺得再不出手,洛陽城外的諸候大軍也會一直觀望下去,而孫堅這人脾氣很火爆,看不習慣各路諸候斤斤計較的樣子,誰都不當出頭鳥,生怕吃虧。
可孫堅就無所謂了,反正孫堅的兵馬所剩無幾,頂破天了也就一千五兵馬,打光了就算了,萬一孫堅一動手,能將董卓也拖下水,把董卓的十多萬西涼鐵騎拉下來一起陪葬,那也值得了。
往后,有人提起洛陽之戰,討董一役,肯定繞不開孫堅這一個人,首戰和首功同樣令人難忘,倍感深刻。
“主公,江東孫堅如此剛烈,竟然以微末之力去強撼董卓,我等各路諸候豈能落于孫堅之后?嘉亦請求主公出戰,讓袁將軍為先鋒,我軍鼓躁大進,直取洛陽,助孫堅等人一臂之力。”
郭嘉覺得有孫堅和袁紹頂在前面,又有曹操在背后盯著董卓,就算呂布這一路兵馬是真是假,是友是敵,尚且不定,此時程遠志進攻洛陽,風險已經大大降低了,能夠出手一搏了。
若是呂布真的背叛了董卓,那董卓肯定完蛋了,鼓破萬人錘,多方諸候齊攻之下,這京城洛陽絕對守不住,董卓只能落荒而逃,逃離洛陽。
“大善!奉孝之言,言之有理。本司空這就下令讓大軍強攻洛陽,只是這先鋒嘛,不知本初可愿意...”
程遠志最怕袁紹突然反悔了,剛才袁紹還信誓旦旦地說要替程遠志打頭陣,現在有孫堅發力,曹操肯定也會有所動作,就怕袁紹又開始惜身起來了。
袁紹聞言大喜,想不到這江東猛虎孫堅出手得太及時了,完全打消了程遠志的顧慮。
“司空,快發兵吧。孫太守已經打了頭陣,我等真不能坐山觀虎斗了,這樣有損我等的名聲。紹愿意率軍先行,為司空開路。”袁紹知道說一千,道一萬,還不如將大軍壓上去,成或敗就看這一次了。
要是袁紹打贏了,那以后還能有資本繼續跟袁術掰手腕,當然了,若是拼輸了,袁紹可就難了,以后的日子絕對不好過,要么認命去當袁術的下屬,要么去和曹操勾結,茍存在一個小地方。
袁紹這一次帶的大軍里面有猛將二人,其中一人名喚顏良,另一個名喚文丑,顏良和文丑皆有萬夫莫擋的武藝,且兩人是同門師兄弟,一直以來感情極好,修練有合擊之術,戰力更是恐怖。
有顏良和文丑沖鋒陷陣,袁紹不覺得替程遠志打頭陣,充當先鋒有什么難度,說不定顏良和文丑一波沖鋒,直接將洛陽城門給破了,讓跟在后頭的程遠志大軍連湯水都喝不上。
程遠志點了點頭,揮了揮手,讓郭嘉先行退下去,做好一切的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