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徐榮知道不能與夏候惇戰個痛快,只能小試牛刀,邊戰邊退,畢竟牛輔可不會等徐榮,真要和夏候惇打得昏天暗日,那等曹操領軍跟上來了,徐榮可就沒得選了,只能束手就擒了。
夏候惇一開始沒有多想,徐榮一退,夏候惇就追,一追一退,廝殺得離曹操等人越來越遠。正當夏候惇有些猶豫,是否該繼續追殺下去的時候,曹操軍卻傳來了軍令。
鳴金收兵!
聽到長笛的號角,夏候惇唉了一口氣,用手里的大刀朝徐榮猛砍了數刀,皆被徐榮一一閃過,夏候惇不再戀戰,大刀一卷,隨后迅速地退走,重新回到曹操的身邊。
洛陽城外,孫堅突然發現城墻上的守兵好像脫力一樣,防守得不如一開始那般生猛,孫堅大喜,知道這是最后的機會了,尤其是袁紹麾下的兩員大將,顏良和文丑,領兵殺到了洛陽城墻下了。
“誰敢與我顏良一戰?”顏良用刀,一柄大刀橫在身前,斜著一對虎眼,瞪著洛陽城墻上的守兵,然而掃了一遍,顏良都沒發現有守將在上面,盡是些雜魚般的守兵。
顏良不由有些疑惑,就這點守兵,孫堅軍竟然攻不下這京城洛陽,看來江東猛虎的稱號水分很大啊。
顏良喊了一會兒,沒人理睬顏良,顏良面子上過不去,策馬來到文丑附近,問道:
“阿丑,你說這洛陽城墻上在搞什么鬼?為什么沒有大將出來鼓舞士氣,或者督戰之類的?還是示敵示弱,想誆我等攀上城墻,再出其不意地殺出來?”
顏良和文丑師出同門,以前在山上學藝的時候,顏良和文丑就已結義為兄弟,與劉備、關羽和張飛這種桃園結義的關系差不多。
相對顏良,文丑就比顏良穩重多了。
文丑從出發之際,就一直在觀察洛陽城的城墻了,一開始洛陽城上的守兵極多,孫堅軍被打得連城墻都無法靠近,可現在似乎城墻上的守兵變少了,孫堅等人都已經開始攀爬城墻了,有一二個手腳麻利的軍兵,更是爬到了城墻上了,可惜就被三二個西涼鐵騎抽刀圍殺過來,沒堅持一會兒就給斬殺了,重新踢下城墻來。
蹊蹺,太蹊蹺了。
文丑和顏良的戰力相當,但文丑的智商和邏輯要遠勝于顏良,文丑沒再看洛陽城墻,轉過頭望了望顏良,淡淡地笑道:
“阿良,我等已縱馬來到城墻之下,不管城墻上的守兵是多是少,是強是弱,都是進攻試一試,況且等攻上城墻了,發現賊兵過多,無法站住腳跟的時候,我自會與阿良聯手,護住阿良,從容地退了出來?!?
孫堅帶著四員部將,開始嘗試著登城了,文丑知道顏良內心想戰已經難以抑制,只是害怕有伏兵或者有詐計而已。
事實上,文丑說得對,顏良和文丑皆是平民出身,大字不識一個,投奔了袁紹,若非這一身武藝,恐怕袁紹連門都不會讓顏良和文丑進去,更加不會拿正眼看顏良和文丑。
如今,袁紹對顏良和文丑有知遇之恩,封了兩人為先鋒大將,那自然是要靠顏良和文丑去殺敵立功的,而不是請回袁氏供著的。
顏良被文丑一說,深覺有道理,來都來了,想那么多干嗎,先試著攻一攻咯,萬一打不過,退回去就是了。有文丑在,顏良有恃無恐,只要顏良和文丑在一塊,這世間還沒人能殺得了顏良和文丑兩人。
這不是自負,而是多年的經驗得來的自信。
“阿丑,是我想多了,嘿嘿,還是阿丑聰明,難怪師父說我腦子笨,學不來槍法,讓我學刀。刀法嘛,大開大合,直來直去,不像你的長槍,靈活如魚,詭異勝蛇啊。阿丑,快跟上我,我要上咯。”
顏良不再猶豫,兩腳一夾,催促戰馬疾奔了起來,一到洛陽城墻,猛地縱身而起,踩在戰馬的背上,往后一蹬,瞬間就攀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