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夫人坐在堂屋椅子上,管事將婆子和孩子請進門。
婆子剛走到屋子里就急著給林夫人行禮,三歲的孩子也跟著跪在了地上,林夫人認出這是林氏旁支的族人,雖然年紀大,但是卻與林夫人同輩,林夫人應該叫一聲姐姐,這位姐姐鄒林氏嫁人之后跟著夫家去了湖北,她也是個苦命的人,沒幾年夫君和公婆就相繼過世了,鄒林氏身下沒有子女在湖北無依無靠,就一路奔波回到了娘家。
林氏長輩也是見她可憐,就讓她在族中住下,平日里鄒林氏在族中做些活計,就算在娘家安身了。
林夫人帶著珠珠回娘家養(yǎng)病時,鄒林氏幫她照顧過珠珠,前幾年聽說鄒林氏年紀大了,林太夫人出面讓鄒林氏去林氏的別院管家,那別院就是林太夫人置辦的,林太夫人不回陜西時,宅子長期空著,沒有太多事做,也算是尋了個養(yǎng)老之地。
林夫人讓管事媽媽將鄒林氏和孩子扶起來,等到兩個人坐好,鄒林氏才道“那宅子雖說是林太夫人的,衙門卻也帶著人進去查檢,我們就都被攆了出來。”鄒林氏說到這里不禁一陣咳嗽,旁邊的孩子立即去拍撫鄒林氏的后背。
鄒林氏接著道“族中現(xiàn)在亂成一團,與林寺真來往密切的族人都被盤查了,不少入了大牢,多虧有您家老太爺撐著,現(xiàn)在老太爺帶著人日日都要去衙門,幫著衙門查清案子,將無辜的族人盡可能地帶回族中看管,真是救了不少人。
我們都知道如果沒有侯爺和夫人,林氏定會遭遇滅頂之災。”
說到這里鄒林氏沉默下來。
林夫人看著鄒林氏為難的神情“你為何來京中?”
鄒林氏抿了抿嘴唇,抬起眼睛“我生了病,可能也就是這一兩年的事了,一直有件事壓在心頭。”
林夫人心中一顫,她只覺得鄒林氏蒼老了許多,沒想到是重病纏身。
鄒林氏轉(zhuǎn)頭去看身邊的孩子“夫人知道,我是個沒福氣的,夫家和娘家人都不在了,這孩子是我從外面抱養(yǎng)的,原本想要他為我養(yǎng)老送終,也算為亡夫承繼香火,沒想到我生了這個病,恐怕照顧不到他長大,他不是林家人,將來我走之后,不知他會如何……”
鄒林氏很難開口,可她為了這孩子還得硬著頭皮說下去“我之前幫著林太夫人做過事,現(xiàn)在被族人忌憚,去了幾家想要求他們收留這孩子,都沒成事,原想著去尋老太爺,卻知道老太爺被族務纏身,我就沒能開這個口。
求人不如求己,我又心生了幾分意氣,賣了前幾年置辦的土地,一路來京中看癥,如果病能好了,多活幾年,我也就不用操心這孩子的去處了,在京中這幾日也看了幾個郎中,卻都說只能撐個一年半載。”
鄒林氏眼圈一紅“我是不怕死,只是這孩子怪可憐的,我知道夫人心善,夫人明年就要生產(chǎn),若是生下個男孩,少不了要培養(yǎng)幾個年紀相仿的護衛(wèi)、隨從,侯爺和夫人能不能看看這孩子中不中用?這孩子從小力氣就大,又肯讀書,雖然才三歲,已經(jīng)識得字了,若能得侯爺、夫人抬舉,就是他最大的福氣。”
鄒林氏說到這里激動地站起身“夫人不信您考考他。”
林夫人看著鄒林氏,能夠感覺到鄒林氏的急切,她也大概知曉鄒林氏為何會找到她,她有了身孕,萬一生下子嗣,自然要找適齡的孩子做貼身護衛(wèi)和隨從,鄒林氏這孩子年紀合適,但不是鄒林氏親生,身份格外的尷尬,說是族人,卻又是抱養(yǎng),以鄒林氏的身份,也不是那種家養(yǎng)的下人。
如果鄒林氏能活著將孩子養(yǎng)大,將來會以鄒家子孫的身份頂門立戶,真的有才學林氏族人也能伸手幫忙,可鄒林氏一死,這孩子要托付給誰?
林夫人也有些為難。
鄒林氏催促孩子“鄒襄還等什么?”
那孩子被這樣一說,立即開口背起了千字文,聲音開始還有些發(fā)顫,背過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