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說完這話,屋子里好像一下子變得更加安靜。
顧明珠腦海中浮現出三皇子妃那滿面春風的神情,太子被降為恭王,五皇子則是肅王,肅也是恭敬的意思,這樣算來只有三皇子的懷王是高人一頭。
必然有人會從封號上下手,以期能推測圣意,而三皇子和三皇子妃聽了這些話,大約也覺得勝券在握。
不過要說三皇子妃是孫真人背后的主子,顧明珠卻覺得還有待查證,與那幕后之人交手幾次,顧明珠心中對此人也有些了解,三皇子妃的城府還不夠深,而且三皇子府將太清觀和孫真人掌控在手心的話,三皇子妃何必去向莫真人示好?
三皇子妃這樣在太后娘娘面前舉薦孫真人,一旦出了事就會引火燒身,除非三皇子有些事瞞著三皇子妃,故意讓三皇子妃這般模樣迷惑旁人。
莫真人顯然也想到了這一點,她輕聲道“三皇子妃去太清觀,想要送道人禮物。”
太后知曉莫真人的意思,沉默了半晌才說“也許三皇子妃來慈寧宮與哀家說這些,是真的聽說孫慧秀有些醫術,想要治好哀家的病,哄得哀家開心,哀家也希望是這樣。
老三從小就喜歡看書,沒有出宮前,經常來哀家這里請安,看著很是乖順。他母妃去得早,但有兩個舅舅在朝中。”
太后說完這些忽然話鋒一轉“三皇子妃哥哥如今是布政使司的參議,好像就在山東任職。”
太后娘娘一直在慈寧宮不出,卻對外面的事了如指掌,這樣一說三皇子妃更有嫌疑。
太后接著道“皇上讓喬嵩插手了,這些他會查個清清楚楚。”
想到了喬嵩,太后又嘆口氣,魏家算是給人做嫁裳,弄不好又被喬嵩拿了功勞,皇上正要找借口升喬嵩為刑部尚書。
莫真人道“娘娘心中都清楚。”
太后道“這些事討厭的很,哀家寧愿不知曉,可他們偏偏要鬧到哀家面前來,哀家沒這也精神與他們猜來猜去,這些都讓皇帝去操心吧!”
話雖這樣說,太后如果真的不上心就不會將莫師父喚來問話,顧明珠將藥酒收好,遞給莫真人一塊帕子,讓莫真人擦手。
莫真人又從藥箱中拿出一盒銀針,將每根針仔細地擦拭之后才拿起來給太后娘娘針灸。
“你啊,就是太小心,”太后笑道,“自從上次出了梁王的事后,哀家一直讓信得過的人管著這些東西,那次要不是魏皇后抓住了一個鬼祟的內侍,從他嘴中審出消息,哀家就會中了鳩毒,早就去見先帝了。”
莫真人道“是先帝庇佑太后娘娘。”
太后今日說的這些事不用避諱別人,這些都是陳年舊事,許多人都知曉,不過往深了說那可就不是人人都能聽的了。
女官見狀立即將人遣下去,也上前來請寶瞳和顧明珠。
莫真人向顧明珠點了點頭。
顧明珠放下了手中的巾子,高高興興地帶著寶瞳走了出去。
看著顧明珠的背影,太后笑起來“這才是小孩子,不愿意被留在這里,有了機會脫身立即就歡歡喜喜地走了。”
內殿中沒有了旁人,太后才道“你就是因此才會收了顧大小姐為徒嗎?”
莫真人道“顧大小姐有些像阿嬋,卻又不完全相似,她比阿嬋更無拘無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結,太后長長地嘆口氣“那孩子自盡之后,你就一直解不開心結,希望這次可以放下了。”
“阿嬋可能不是自盡的,”莫真人道,“雖然阿嬋去了多年,可我還想要弄個清楚。”
太后搖頭“你啊,真是個癡心人。”
莫真人道“太后您何嘗不是,當年用了那么多年才抓住康妃母子,為太子爺報仇,皇上承繼皇位之后,您本來已經不問朝政,要不是收到一封信函說淮王當年的死有蹊蹺,您也不會讓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