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鋒堂內(nèi)沒有外人,高玄一臉好奇的問鐵原:“我能試試么?”
鐵原到是大方:“你只管試。我們的內(nèi)門弟子都喜歡拿這把槍比力氣。”
九千九百九十九斤,這是什么分量!
哪怕是先天武師,都未必舉的起來。就算舉起來,只看你舉槍的姿態(tài),就能看出上下高低。
須彌山槍不怕玩,就怕你玩的不好傷到自己。
鐵原到有點好奇,高玄能做到什么程度。
他可看不出高玄已經(jīng)是武圣了。血如銀汞這是體內(nèi)的變化,高玄刻意收斂氣血,可不會輕易被人看出他的真實修為。
得到了鐵原的允許,高玄過去輕輕撫摸了須彌山槍,這柄槍表面刻著復雜花紋,只是這些花紋既不是陰刻也不是陽刻,用手摸上去完全感應不到紋路。
這些花紋應該一種復雜的文字,高玄看不懂寫的是什么。只是這些文字有種古樸滄桑的氣息。
看著這些文字,人的心自然就沉靜下來。
隱約之間,高玄就像看到一座巍然無盡神山,圍繞神山有環(huán)繞著無數(shù)個世界。這座神山就是世界的中心中軸。
任憑三千世界生滅,神山也自巋然不動。
時間,空間,生命,一切的存在和力量,都無法動搖這座神山。
高玄心中油然生出一種明悟,這柄須彌山槍并不是死的,內(nèi)部這些文字都是武神留下神意烙印。
什么須彌山槍法,其實都是次要的。
只要領悟此槍中絕世武神的神意烙印,就能和此槍建立感應,真正發(fā)揮此槍的神異變化。
或者,須彌山槍里面并不是一位武神,而是眾多武神留下的精神烙印。或者是須彌山槍本身蘊含的這種精神境界。
總而言之,想駕馭須彌山槍就需要領悟其中槍意,并且和此槍契合。
這不止需要悟性,更需要武者自身心性和須彌山槍的契合。
須彌山槍代表著無盡厚重巍然,至堅至強的永恒,沒有任何力量能夠消滅。
只是意境,須彌山槍可比天兵道的秘法高明多了。
天兵策講的是人道變化。刑天劍講的爭強斗狠。十三太保橫練也不過是金身不壞,橫霸當代。
須彌山槍從意境上卻已經(jīng)高過天地命運,追求永恒。
高玄自身所學的極光劍,五行十二法,包括機械戰(zhàn)體、八極神兵等等,這些縱橫星河的絕世秘法也不過是戰(zhàn)技。
從意境層次上說,和須彌山槍可差的太遠了。
不過,正因為須彌山槍意境太高,反而讓人難以把握。
畢竟人的見識有限,智慧有限。只能大概從概念上理解如此空泛廣大的意境。卻無從把握。
別說此界的強者都困在大地上,對于日月星辰還沒有一個準確的認知。更不說涉及到宇宙、時空,命運如此宏大課題。
須彌山槍是天外隕鐵所造,制造者應該是一位強大之極的武神。對于宇宙、命運有著無比的好奇心。
這位對于世界的理解和好奇,轉化為須彌山槍的意境。
簡單來說,這種意境大半是建立在是空想上的,沒有真實的根基。所以虛幻飄渺,后人根本無法掌握。
這就像小孩子吹牛,這種吹牛甚至不遵循邏輯道理,完全是基于他們對世界最樸素的認知。
高玄能理解須彌山槍的意境,是因為他有足夠的眼光見識,智慧層面也高于須彌山槍。
他轉世重生,對于時空,宇宙,命運,都有著自己深刻的理解。只是,他還沒有真正系統(tǒng)的對這些進行歸納總結。
高玄雖然自認是武道大宗師,但他很明白,自己對武道缺少一種熱愛。一種發(fā)自我內(nèi)心深處的至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