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觀領命!”孟觀迅速就找過來心腹耳語一番,隨后示意對方退下。
司馬季隨后幾天就是一陣寫信,這種內部叛亂有一點好處,就是敵人跑不了。類似北方草原的游牧民,他們打不過還可以跑。但是既然已經遷徙到了中原,過了數百年的農耕生活,在想騎馬跑路就沒這么容易了。
在這一點上,不論是齊萬年還是司馬季,都處在一個同等條件之上。在司馬季看來,只要對方沒地方跑,那遲早都是死路一條,給雍秦二州的刺史寫信,讓他們封鎖關隘,閉關自守,司馬季挑選一個適當的機會便會出發。
秦王司馬柬下達的命令和司馬季大同小異,主要目的就是控制住叛軍活動的范圍,將他們鎖在一個固定區域之內,分別把守,各自為營,布下天羅地網壓縮齊萬年控制的地方。
一連數天,關中包括雍秦二州風聲鶴唳,到處都是在官道上奔跑的信使,來往要地傳輸命令,甚至一些混亂的地方,信使直接被齊萬年的叛軍抓住,將里面的內容交到叛軍首領手中,最后送到了齊萬年的面前。
雍州刺史解系就深知此次平亂的主角并非是自己,而是兩個宗室藩王,其中一個是鎮守關中,天下實力最強的軍鎮,而另一個是身后洛陽信任,此次執掌禁軍出兵的燕王,在先后接到兩人的來信之后,迅速就將雍州還在控制的地方派兵集中固守,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這種態勢在一些懂行的軍事將領眼中,明明白白的體現了四個字,分兵進剿。
齊萬年在扶風王麾下多年,當然也是一個行伍中人,自然一眼就根據晉軍各地的部署,看出了其中的門道,郝度不是說燕王是一個從來不分兵的統帥么?不論是截獲的信件,還是做出的布置,大軍的進軍路線,都清楚的表明,這就是分進合擊的部署啊?
“我斷定燕王必出蕭關北上,絕對不是疑兵之計。這樣!”齊萬年召集麾下眾將做出布置,將所部分成十二軍,再加上一萬五千騎,總兵力達到了五萬五千余人,堪稱齊萬年起兵以來所積累的全部力量,要是司馬季真敢北上,他就敢決一死戰。
“本王對關中地形不熟悉,是個人都知道,我從來都沒來過關中,八百里秦川對我而言只是一個名字,所謂天時地利人和,天時對半,地利不在我這,但是人和我不然要抓住,從心里面本王對普通胡人的命運感到同情,可既然已經造反,那就是叛逆,此次作戰首在屠軍,任何敢反對我大晉的人,成年男子全部要擊斃,女人嘛,網開一面,這也是本王一直以來的作風,明日正午出發,今天好好休息。”司馬季大手一揮喊道,“不論齊萬年的士卒比我們多多少,都給我記住,我們能贏。”
兩天之后,司馬季率領的洛陽禁軍安渡涇水,涇水是黃河最大的支流,要不是兩岸仍然在晉朝的控制當中,這也不會這么容易就能渡河。
渡過涇水之后,大軍直奔蕭關而去,這個時候就通常意義上八百里秦川的川字了,一路上山川密布,但所幸秦王司馬柬的反應不慢,四關緊閉,沒有讓齊萬年騷擾到關中,只是出現了小股的流寇。
而蕭關以北,就已經處在齊萬年的肆虐之中了,當地的郡守、縣尉早已不見蹤影。
“蕭關以北有細作前來說,齊萬年將氐、羌、匈奴分成十二軍,其中匈奴人的統帥是郝度,他正是當時叛亂的郝散的弟弟。”蕭關關隘城頭之上,司馬季遠眺遠方,孟觀則在一邊敘說最近的情況,只要一出蕭關,雙方就可以算是交戰了。而蕭關之內,則云集著四萬洛陽禁軍,以及無數的糧草輜重。
大軍此時正在做一件事,炒面!由于炒制過程進一步除去了水分,因此可以長期保存,由于已經炒熟,食用的時候加開水就可以沖開飲用,非常方便,用布袋裝滿掛在脖子上,可以頂住一個星期的伙食,這是以備不測用的。
蕭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