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今天下三分,波斯疲敝,羅馬偏安……”大軍行進,燕王不由得豪情萬丈,改編了司馬懿一生當中最大的對手得意之作,一副自比諸葛孔明的做派,非常的政治不正確。
甚至短暫的忘記了自己就是出來搶劫的,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他是過來打統一戰爭的。對于慕容翰的前軍會不會勝利,這種小事根本不值得關心。集中兵力破其一點又不是多高難度的事情,作為防御方死守終究不是長久之道。
就波斯的地理環境,可比中原只面對北方威脅要惡劣的多,東方長城只不過是其中的一環而已,現在司馬季攻打波斯也是為了他們好,畢竟戰敗才能總結經驗教訓。就如同南征是為了南洋土著好一樣,南洋土著永遠都打不贏晉朝,給了你們一個做晉人的機會,還不馬上跪舔,抵抗只能遭受更大的災禍。
司馬季這么實際的人,對事情的看法也非常簡單只有贏和輸,贏了吹牛嗶輸了別嗶嗶,只要能贏從奧斯曼抄到不列顛,從暴秦一直抄到滿清,怎么都行。“燕王令,本王的大刀已經饑渴難耐了,各部兵馬加速進軍。”一隊隊探馬沿著長長的隊伍大聲呼喝。
“這個天下本王想打誰就打誰,本王的眼中就沒有不能殺的人,就看值不值得殺。只要敢當路就都是敵人,波斯就是一個破房子,本王只要使勁踹一腳,整個波斯機會轟然倒塌,你們粟特人的宗主國最好聰明一點,畢竟本王只是借路,并非是滅國。”看著穿金戴銀的幾個新小妾,司馬季也不管對方能不能聽懂,堅持著自己和平主義者的想法。
普通的粟特人,對波斯帝國還是充滿敬畏,這也是非常正常的,弱小都對強大有天然的敬畏,就連自己剛被睡服的粟特女人都有這種想法,很怕自己來之不易的優越生活被打斷,要問她們對戰爭是什么態度,那肯定是排斥的。
司馬季真應該把帕爾米斯帶過來,這樣她們就能知道,擔心戰敗這就是一個異想天開的想法,不知道燕王帶女眷,從來都是表達必勝的信心么。
從撒馬爾罕出來,整只大軍已經一分為二,慕容翰對長城是不陌生的,畢竟東部三部鮮卑的南方就有長城存在,在他小時候,越過長城劫掠也不是多新鮮的事情。當然這種劫掠是雙向的,長城以南的豪強對他們也做這種事。
連同粟特和白匈奴兩支仆從軍,想要找出一個地方突破數百里長城的一段,這件事在慕容翰眼中根本就是輕而易舉,眼前這條暗紅色用磚塊堆砌的長城,從賣相來說是相當不錯,在選擇了一段比較開闊的地方,慕容翰的攻擊便開始了。
呼羅珊的波斯貴族雖然已經有所準備,但這么大的一條邊界,想要如指臂使本身就不容易,防御起來頗為不便。這個年代的波斯人還不知道,長城永遠都需要一定的緩沖區作為給己方的反應,放棄了緩沖區長城的效果就大打折扣。
燕王就是就鮮卑四部做緩沖區的,要先打大晉的話,必須先對和燕王穿一條褲子的鮮卑四部動手,這本身就是以南治北的一部分。切斷漠南和漠北的聯系。
連同白匈奴和粟特兩支仆從軍,慕容翰率領的七萬兵馬很快就以山呼海嘯之勢,對眼前的紅墻發起了沖擊,呼羅珊的長城設計之初,就是一個能夠讓三萬波斯守軍堅守的軍事設施,他們還要分布在數十處據點當中,慕容翰選擇了一個突破點全軍壓上,突破了這道墻之后,隨后不光其他要塞的守軍,而是反過來對長城背后的村鎮進行劫掠,切斷了長城守軍和后方基地的聯系。
這種招數是不是很熟悉,德國的閃電戰當中,裝甲兵團就是這種打法,突破邊界切斷守軍后援道路,在敵人的后方和進攻的集團軍大部隊形成一個包圍圈。慕容翰是不知道這種后世的陸軍常規打法,他也不需要知道,因為古代這也是常規打法,只不過是戰馬和坦克的區別。
而慕容翰的大部隊,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