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載;
地之所載,之間,四海之內,照之以日月,經之以星辰,紀之以四時,要之以太歲,神靈所生,其物異性,或夭或折,唯圣人能通其道。
《山海經大荒北經》載;
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臺,射者不敢北向。有人衣青衣,名曰黃帝女妭。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蓄水。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曰妭,雨止,遂殺蚩尤。妭不得復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后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為田祖。妭時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行北!”先除水道,決通溝瀆。
風巽北二,管涔山脈與北三,太行山脈間的逐鹿原,現任東夷九黎君主,赤帝蚩尤率領火牛部軍團切斷黃河水通往東海流域,北上淹沒長澤,少澤和印澤,逆流會并北海,借助地理位勢倒灌管涔山脈北起十七余座高山,共計五千六百余里。
山脈灌滿黃河水,平原被淹成一片汪洋,山峰宛如孤島,島上高舉龍圖騰軍團進退不得,鱉困甕中。
管涔山脈矗立在山海天地風巽位置上,屬于北部第二條山脈。
遠隔山脈幾里間,坐落于北部第三山脈,太行山脈‘敦與山’上,當頭一人赤身熊背,紋滿火德圖案,吊眉怒睜,額面頂著一對冒火尖角。
他的身后,十個干尸般人身凌空而立,闊袖長衣冷冷飄搖,頂上燃燒一團紫色火焰,一字排開,他們身前浮動著一把黑色巨斧,一杵高桿大旗,頂部飄動著東夷九黎先祖火牛圖騰。
他叫蚩尤,自命赤帝,當下九黎之首,此番對崎有熊氏高原部落,公孫軒轅領導的眾族戰士前,設計套陷族長炎帝神農,打破高原部落和山林部落間千百年來和平契約,引發‘阪泉之戰’。
管涔山脈‘姑灌山’懸崖,黃色錦旗簇擁間,一位眉清目秀帝王,穩坐轅車,凝望遠山頭,轅車前方牽引一只巨獸,虎身雙翼,玲瓏瞳眼,巨獸名‘開明’。
轅車兩側,玄獸麒麟白澤徐繞祥霧。
轅車上佇立著一只單腿鶴鳥,同屬上古玄獸之一,開天辟地時孕生,鶴冠是一束赤炎,人稱;‘畢方神鳥’。
公孫軒轅身著樸素,但見他仰頭望向天際,傳來一聲低吟。
呼聲劃破天穹,云霧漫布間,白色鱗甲若隱現,鷹爪四肢穿出云霄際,龍吟響徹千里,一條雙翼大白龍,盤身弄爪,來到軒轅身前,蝦眼鹿角,牛嘴狗鼻…
來者宣示一股強傲,直視軒轅帝王,合上瞳眼,以表尊敬,轅車上,畢方鳥眨了眨眼看來者。
它是‘雙翼應龍’,同和畢方鳥,麒麟,白澤和開明獸自開天之時孕育,上古混沌玄獸,決心跟隨軒轅對抗蚩尤。
鷹狀爪下白霧騰起,魚鱗龍軀慢悠盤繞,吐口氣息,打個拐彎穿進云霄,驟然扎進被河水淹沒的逐鹿原。
水流攪動,黃河水絕堤太行山脈末尾錞于毋逢山,山體斷裂,河水逆灌,應龍以牙還牙將逐鹿原上倒灌的黃河水轉移到對崎陣方后部。
軒轅軍團里,兩個著黑白服飾,奇異模樣,一個手握大鈴,另一個肩扛白旗,騰空而起,鈴聲傳來,白旗舞動,天穹驟現閃電,擊向應龍,轟聲巨響,應龍臥地,黃河水面上微顫身軀,沉了下去。
轅車上,軒轅驚愕而起,座下各方神獸也是匪夷所思。
“風伯雨師叛逃啦!”一時沸沸揚揚,難以置信臨陣發生叛逃一幕。
軒轅上前,應龍‘佇立’水面,河水倒灌,涌向太行山脈之后。
“有熊氏公孫軒轅,我等只為族人后世繁榮,臣服九黎君主,此刻你尚有時間保全族人名義,再降不遲。”傳來叫囂。
軒轅散發迎風,逐鹿原水流變動,應龍蓄水,黃河水倒灌九黎軍團山脈。
于此,天空雷電交加,狂風肆虐管涔山脈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