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的挺對的啊,為何寺卿會瞪他呢?
陳正看著前面的情況,問旁邊的沈溫道:“那個使臣是誰?”
沈溫搖了搖頭,顯然他被排除在這次接待宋國使者團的任務之外,很多資料他也是不清楚的。
“那是宋國的尚書左丞李騫,旁邊那位是中書侍郎崔績,這次宋國使者團便是以此二人為首。”
陳正轉過身去一看,回答的人竟然是李爽,于是問道:“你怎么知道?”
李爽雙手一攤,道:“剛才跟他們閑聊的時候,問出來的啊!”
朝著李爽豎了一個大拇指,陳正也不得不佩服李爽的溝通能力了。
那宋國使臣李騫見鴻臚寺卿也無言以對,心中更是不屑,也不再去觀看佛像,轉身就要離去。
李騫的反應實在太過明顯,鴻臚寺上下官員臉色都不太好看,但有無可奈何,誰讓自己這方失了先機呢。
沈溫也是一臉的憤懣,一來是這李騫的舉動打了他們鴻臚寺的臉;二來是因為沈溫本身就不喜歡這宋國的使者團。
陳正也不喜歡他們,所以見李騫這幅趾高氣昂的樣子,便心中來氣。
“日月之所以長明不息,乃是因為它能夠包容燈火的光亮?!标愓蝗缓暗馈?
李騫聽后,停下腳步,轉身看向陳正,見是一個年輕人,便微微一笑,道:“此話何解?”
陳正沒有解釋這句話,而是類比道:“梁國就如這日月般,光輝照耀時間;而其余小國就如這燈燭,只能光亮周邊。貴使為何認為這燈燭沒有必要燃燒呢?”
李騫一愣,若是單論國力,他們宋國確實比不過梁國,平時也就是在斗嘴皮子上,能夠略勝一籌。
可如今被陳正如此追問,李騫倒不知怎么回答了,難道燈燭確實沒必要點燃嗎?
若果李騫這么回答了,那不就代表他的意思,是周邊的小國包括宋國,也就沒有必要存在了嗎?
就是給李騫十個膽子,他也不敢這么說啊,所以這一次輪到李騫啞口無言了。
崔績見自己的同僚吃癟,便走上前來,拱手問道:“不知這位是鴻臚寺的哪位大人?”
崔績把陳正當成鴻臚寺的人了,陳正還禮道:“在下乃是從東陽縣來京進貢的,乃是一介白身,可不是什么大人?!?
“你們就是來進貢海鯨骨的嗎?”崔績身后突然走出一人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