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核歷768年10月11日,響虎6人終于進入最高評議會稻香城城邦轄區范圍內,此時距離他們離開腐海已經過去了422。
他們一路上或遠或近的,穿行過了7個城邦,26個聚居點,遇見的虛無商隊、捕奴團、據點虛無不計其數。
如果說這一路上有什么收獲,那就是響虎與雅可可對于虛無世界的殘酷有了更清醒而符合現實的認知。
他們不再是在腐海內少不更事,對世界空抱美好期待的少年和少女,但幸好雖然心懷戒備與警惕,卻依舊對身外的世界存著一份純真的善意。
我們可以相信這是一份真正的善良,因為它并不源于無知和天真,并不源于對世界因過份美好而錯誤的期待。
它并不寄生于類似“好人有好報”這樣相對功利的向往,他們愿意賜人以溫暖和善意,甚至并不為廉價的感激,而只因心頭能收獲的安寧。
這是一份看見世界的黑暗與丑陋之后,仍舊愿意用自己的所為去讓它至少呈現出一點點光亮的溫暖。
它并不圣母到無限妥協自己的利益,而僅僅局限于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不給自己帶來太大危險的基礎上,更多體現為對自我利益訴求與的克制。
所以它至少是謹慎的,可以持久持續的。
我們并不能苛求所有虛無都應該擁有這樣的善良。
是因為他們的生存環境其實容不下這種善良的形成,以他們的生存條件能做到馬魯達達曾經的首領小朗杜納那樣的程度,已經足以罕有并令人敬佩。
在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中,你盡可按規則允許的掠奪你所有應得該得的。
但是能體察弱者的感受,并不因想多獲取心理的病態滿足而予以他們額外的打擊,也是一種底線處的善良。
當然,到響虎和雅可可他們那種程度的善良,在馬魯達達看來是一種愚蠢,屬于物資與物質上完沒有體會過他們那種程度緊缺感的愚蠢。
所以我們可以看見,善良很多時候也是的確需要有物質基礎的,至少響虎和雅可可如果一直在馬魯達達感受的那種匱乏中,也未必能有如此的善良。
進入稻香城城邦轄區,并不意味著進入了稻香城,城邦真正意義上的所在,往往是指其城區所坐落的范圍,那里離響虎他們并不遠了。
一路行進的過程中,是與外界并無差異的廢墟和荒土,但響虎他們就是莫名覺得安心。
至少他們不再擔心空中掠過的飛翼探索者會予他們以攻擊,不會擔心突然跳出來的據點虛無或者是駕著獨輪驅動器與浮空踏板的捕奴團,也不用擔心路遇虛無商隊會順手收拾了他們。
他們至少敢在郎朗白晝行進在廣闊的大地上,不必躲躲藏藏,不必大范圍探查危險,這是一種安心與安的感受。
唯一與這種感覺相違背的,是一路上處處可見的制式立牌,有些上面掛著殘缺的探索者機體,上書警告字樣
“稻香城范圍內地上及地下所有物品,均歸屬稻香城城邦所有,任何‘拾取’均為盜竊!”
這種警告并不友好,也并不平和,至少一定程度上破壞了眾人的好心情。
以最高評議會的法令來說,這的確是最高評議會方面予以各城邦聚居點的權力。
但其他哪怕對虛無再嚴厲的城邦與聚居點,并沒有如此嚴苛的執行而已。
“有規矩是好事兒,有規矩有警告至少證明他們在說服大家盡量不要犯錯。”老鬼試圖安慰大家。
“的確是好事,至少說明這里要處置虛無是會給出理由的。”林東閣接話了“而按你們之前的說法,其他城邦需要么?”
一言驚醒夢中人,這下連勃勃爾和老鬼都被安慰到了。
果核野外為什么會有源